沾益西平: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林
走进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光华老村 , 笔直的公路、清澈的池水 , 青山绿水间 , 一幢幢楼房镶嵌其间 , 这里党建飘“红”、产业透“绿”、生态添“彩”、治理润“情” , 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
沾益西平: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
文章图片
沾益西平: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光华社区王家小村位于西平街道城郊 , 曾经是大家眼中的人居环境黑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信访问题突出村 , 为解决光华社区有老村、无规划 , 有资源、无产业 , 有区位、无人气 , 有特色、无亮点的问题 , 西平街道紧扣党建引领基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 , 遵循“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 以产业振兴为重点 , 依托山、水、林、田等资源 , 完善产业配套设施 , 鼓励村民和社会资本参与农旅产业发展 , 启动光华“忘尘时光”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设 , 努力将王家小村打造成沾益区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近郊生态康养宜居地 。
内外兼修引蝶变美丽乡村焕新颜 。 在光华老村改造过程中 , 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 坚持措施“群众说了算” , 工作“群众自主干” , 农户人均出资5600元 , 无偿出地0.07亩 , 无偿拆除老旧房屋34间共计3060平方米 , 用于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 增加了新的公共服务空间8000余平方米 , 体现了“群众让、道路宽、心里亮”的良好局面 。 光华老村按照《曲靖市沾益区统筹推进老村更新和新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 本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惠民便民”的原则 , 结合实际确定新房户型图 , 按照青瓦、白墙、灰线条的统一立面 , 原址建新居12栋 , 统规自建14栋 , 推动民居风貌统一化、户型协调化 , 解决了村庄风貌差、“建新房不见新村”的老难题 。 配套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2000余米、道路硬化3600余平方米、新修道路3850余平方米等基础设施 , 共计改造外立面8000平方米 , 拆墙透绿3100余平方米 , 绿化空地2500平方米 , 安装太阳能路灯28盏 , 以村庄“四化”驱动老村更新和新村建设 。 同时 , 每月开展一次“户五创”打分评比工作 , 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 涵养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 , 光华老村从一年多前的黑榜村完成了美丽蝶变 。
沾益西平: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
文章图片
多措并举拓渠道增收致富强根基 。 光华老村距离沾益主城区仅2.5公里 , 有林地、耕地、龙潭、湿地等自然资源700余亩 , 区位、资源优势明显 。 长期以来 , 集体经济收入非常薄弱 , 群众收入基本以务工为主 。 为改变集体经济空壳村的现状 , 区委、区政府投入100余万元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 新建望城湖露营烧烤基地、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村内道路、污水管网等配套 。 鼓励本地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 打造特色美食小镇 , 丰富群众增收渠道 。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湖畔露营基地 , 村集体年收益15万元 , 打破“集体经济空壳村”历史 。 目前 , 正在谋划“望城小镇”项目 , 产业发展概规已完成 , 主要立足687亩耕地林地资源 , 闹中取静 , 结合硅光伏建设 , 以人造光源打造萤火山谷 , 发展林下经济、露营基地、木屋酒店、森林健康骑行等产业项目 , 打造奇幻萤火山谷IP吸引人流、资金流 , 以人口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 , 经营城市带动乡村振兴 , 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着力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