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走进乡村看振兴)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马家乡交口村: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走进乡村看振兴)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走进乡村看振兴)
文章图片
交口村面貌焕然一新(李敏摄)
□本报采访人员赵晓凤通讯员马保付
“这几年 , 我们村发展得越来越好 , 班子强了、产业兴了、村庄美了、民心齐了 , 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 ”11月10日 , 在马家乡交口村的活动广场上 , 村民周相朝提及村里的变化难掩激动 ,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 , 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 生活越来越好!”
交口村位于马家乡政府东部 , 号称马家乡的“东大门” 。 该村有8个村民小组 , 共864户2600余人 , 其中党员97人、村民代表53人 。 交口村坚持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 着力建章立制 , 坚持规范化管理 , 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 。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 , 该村多次召开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议事会 , 瞄准短板弱项 , 狠抓村容村貌提升 , 推进人居环境增“颜”提“质” , 真正实现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 推动“五星”支部创建落地见效 。
“结合‘创文’‘创卫’等工作 , 我们首先对村内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 。 ”该村党支部书记邢国栋介绍 , 近年 , 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 , 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 投资36万余元硬化背街小巷 , 对村内道路进行全面整修 , 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投资35万余元进行美化亮化 , 一盏盏路灯在漆黑的夜晚点亮了村庄 , 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遍布全村各个路口的监控设施、每天夜间在村里值班巡逻的工作人员 , 给村民带来更多安全感;投资70余万元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 , 使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 提升群众幸福感 。
家风正则民风淳 , 民风淳则社风清 。 在硬件环境提升的同时 , 交口村还注重精神文明的传承 。 新安装的党建宣传展板遍布全村各个角落 , 提高了村民对党的认识;精心打造的廉洁文化长廊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洗礼;随处可见的家风家训、名人故事让文化先贤走入寻常百姓家 。 此外 , 该村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 , 通过开展最美庭院、好公婆、好子女、好儿媳等评选活动 , 树立模范榜样 , 形成良好村风民风;通过开展文艺活动、播放公益电影等 , 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村里将红白事简办写进村规民约 , 人人必须遵守 , 没有例外 。 ”邢国栋说 , 陋习连根拔起 , 新规蔚然成风 。 今年 , 为更好地引导村民深入学习党史、村史 ,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 该村专门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 , 淳厚的文明乡风越来越浓 。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走进乡村看振兴)】“乡风淳 , 乡村兴 。 我们一直在探索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 不断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 营造崇德向善、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 , 激发精神文明新力量 。 ”邢国栋表示 , 下一步 , 该村将继续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 , 加强村规民约的遵守和落实 , 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村级治理 , 谱写人人参与村级事务、共建善美交口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