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早筛早诊早治 就像控制慢病一样管理肿瘤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肺癌生存率提升 , 食管癌发病率持续下降 , 靠的是什么?胸部肿瘤专家毛伟敏谈肿瘤防治之道
做好早筛早诊早治就像控制慢病一样管理肿瘤
做好早筛早诊早治 就像控制慢病一样管理肿瘤
文章图片
做好早筛早诊早治 就像控制慢病一样管理肿瘤
文章图片
毛伟敏大咖名片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浙江省胸部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
采访人员柯静通讯员王屹峰
浙江省早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 , 食管癌发病谱从2015年的第7位降到2020年的第10位……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浙江省胸部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毛伟敏认为 , 这些肿瘤指标的变化 , 折射了肿瘤诊疗能力的提升 , 更展现了患者对于肿瘤防治认识的迭代更新 。 “我们有个期望 , 做好早筛早诊早治 , 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 , 真正能够把肿瘤控制成为慢性病 。 ”毛伟敏说 。
肺癌五年生存率提升食管癌发病率持续下降
都与肿瘤防治两个要点有关
毛伟敏说:“大量的病例和疾病谱都佐证了肿瘤防治的两个要点 , 一些肿瘤可以通过早期筛查被发现 , 获得好的疗效 , 一些肿瘤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避免 , 降低发病率 。 ”
根据《2020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 , 肺癌分别占据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 , 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 。 毛伟敏谈到 , 肺癌发病率常年居恶性肿瘤前列的背后 , 大家要看到两个问题 , 第一是肺癌的筛查率 , 第二是肺癌的生存率 。
毛伟敏说 , 浙江省从2013年开始推进城市癌症筛查项目 , 其中包含了肺癌的筛查 。 “肺癌筛查可以明显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 。 ”毛伟敏说 , “以温岭市为例 , 温岭是全国首个县域肺癌筛查项目开展地区 , 2019年起开展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 , 累积完成超过4万人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 , 通过主动加被动随访确定 , 肺癌检出率接近0.9% , 早诊率超过65% 。 这些肺癌早期患者被早期识别出来 , 避免了向更严重的病情发展 , 很有可能挽救了一些家庭 。 ”
“这些年 , 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 , 肺癌关键还在于早诊早治 。 ”作为胸部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 , 毛伟敏清晰感受到 , 近20年来肺癌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 , “以往做肺癌根治手术 , 需要开大刀 , 切口很多都有20多厘米长 , 病人心理压力非常大;现在腹腔镜下的手术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 都被广泛应用在肺癌治疗领域 。 有些病人当天手术 , 当天就能洗澡 , 第三天第四天就可以出院 , 大大减少了病人对外科治疗手术的恐惧感 , 有更好的依从性 。 ”毛伟敏特别提到这些年肿瘤治疗的多学科发展 , 对每个病人做个体化的分析 , 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 , 经过专家通盘评估 , 肿瘤晚期病人经过综合治疗 , 病情也能得到控制 , 获取高质量生活 。
而这些年 , 浙江省的食管癌发病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 根据《2020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和《2015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对比数据分析 , 食管癌发病谱从第7位降为第10位 , 发病率下降19.7% 。 “这与改变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 虽然食管癌有一定遗传背景因素 , 但外因也是很重要的一块 , 现在大量的酗酒、酗高度白酒、抽烟抽得非常凶的人群越来越少了 , 食用腌制的、高盐食品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 生活习惯改变 , 营养状况有所提高 , 食管癌发病率就会下降 。 ”
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
不要着急一刀切 , 观察变化很重要
作为胸部肿瘤专家 , 毛伟敏多年前就开始力推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 而且哪些人群应该做这个检查也越来越精确 。 2013年时 , 他建议45岁以上吸烟或吸二手烟者每年去查一次 。 而现在 , 他建议:长期吸烟史者、经常接触有害气体者、有肺部慢性疾病者、有职业病史或家族中有患肺癌者的中老年人 , 甚至是长期在厨房工作的家庭主妇(夫)或厨师 , 最好能每年查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 。 “不管是体检还是肺癌筛查 , 意义在于能够早期发现 。 只要做到早查早治 , 肺癌并不可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