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的幸福密码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马村的幸福密码
文章图片
澄城县冯原镇马村大棚产业园区 。 本报通讯员刘伟摄
本报采访人员程伟通讯员陈凤鸣张国胜
初冬 , 在澄城县冯原镇马村 , 大棚西红柿羞涩地露出娇红的面颊 , 樱桃树在智能玻璃大棚里冒出了嫩芽……
去年以来 , 马村在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韩城矿业公司)等单位帮扶下 ,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不断做大产业“蛋糕” , 壮大集体经济 , 改善人居环境 , 弘扬文明乡风 。 黄土高原上一幅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 2021年 , 马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
聚焦特色产业点燃“新引擎”
10月31日6时 , 马村养殖大户成孝明和往日一样 , 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的牛舍里 , 开始给牛添草、喂水 。
“尽管2016年我家就脱了贫 , 但政府的帮扶一直没断线 。 前年 , 我想继续扩大肉牛养殖规模 , 但手头缺少资金 。 是韩城矿业公司及时筹措了3万元帮扶资金 , 让我更加坚定了养牛的信心 。 ”成孝明说 , “去年 , 仅靠养牛一项 , 我家纯收入就达到15万多元 。 今年 , 我共发展了28头牛 , 已销售11头 , 纯收入近8万元 。 ”
谈起养牛致富的事 , 成孝明说 , 自从他被推选为马村脱贫致富带头人以来 , 这两年 , 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给其他养殖户传授技术上 。 如今 , 在他的示范带领下 , 全村已有10多户群众靠养牛致了富 。
去年以来 , 为了推进马村产业振兴 , 韩城矿业公司按照“党建+产业+合作社+乡村振兴”的思路 , 共为马村协调争取助农小额贴息贷款415万元 , 帮助村里91户农户发展樱桃、花椒、蔬菜、肉牛等产业 。 同时他们还投入帮扶资金105万元 , 主要用于村集体大棚、智能冷库和马村面粉加工厂的建设 。
“目前 , 马村的3000亩花椒大部分已挂果 , 按市场行情 , 每亩可收入2500元左右 , 仅此一项 , 全村今年可实现创收近700万元 。 ”韩城矿业公司驻马村第一书记王坤说 。
马村村委会主任成云浪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 , 在各级的支持下 , 尤其是在韩城矿业公司帮扶下 , 我们村先后打了11眼机井 , 建成2个抽水站 , 衬砌灌溉渠30公里 , 铺设输水暗管20余公里 , 为全村农业用水和发展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 。 ”
据了解 , 今年 , 马村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快速发展 , 共种植苹果2600亩、樱桃400亩、花椒3500亩、果蔬大棚150座 。 全村养殖户已发展到35户 , 牛、羊、猪等超过2000头(只) , 群众持续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 。
壮大集体经济种下增收“摇钱树”
10月30日 , 在马村果蔬冷库前 , 村民们正在给苹果套网、贴标、装箱 。
正在忙碌的村会计李曹芳介绍:“前几年 , 韩城矿业公司拿出190万元帮扶资金作为启动资金 , 帮助我们村建成第一个集体经济实体——果蔬冷库 。 2021年 , 他们先后拿出50万元帮扶资金 , 建成了智能冷库 。 今年 , 他们又拿出55万元帮扶资金 , 兴建面粉加工厂 。 目前村集体经济实体有4个 , 年产值预估100万元 。 ”
“目前我们村已建成的冷库储存能力达4800吨 , 承揽代储代销业务 , 年净利润30万元左右 , 每户年均可获分红1200元 。 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在了渭南市前列 , 这离不开韩城矿业公司的真心帮扶 。 ”成云浪激动地说 。
据了解 , 近两年 , 韩城矿业公司除资助马村发展产业项目建设外 , 还通过消费帮扶 , 拓宽农产品销路 , 累计采购马村价值100多万元的苹果、香瓜、冬枣等农副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