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三娘,作为当代女性失败的典型代表( 二 )


输了婚姻这第一步 , 她的“愚”也就在诸多好汉心目中定格了 。 空有一副花容月貌 , 在禁欲的梁山又有何用?不被人瞧不起也难 。 “欲成中事 , 还需自省” , 若扈三娘爱读书、会自省 , 此时意识到了这一点 , 能从中学到教训 , 并敢于尝试一下抗议 , 无论其职场地位的落差最终是否得到改变 , 她都还可以算是一个聪明人 , 不至于继续输下去 。
但扈三娘非但不敢尝试 , 连尝试的意识也没有 , 带着一帮娘子军 , 在“内采事”的岗位上倒干得挺欢 , 完全不懂“被需要 , 才体现价值”的职场理念 , 扮演了一个绝对失败者的角色 。
实际上 , 在职场被人瞧不起并不是输阵的关键 , 关键的是需要了解不公平背后的真相 , 并重视这种真相 , 认识到存在的某种差异 , 防范或改变即将形成或已经形成的“巨大落差” , 才是弥补“公正天平”的另一只砝码 。
扈三娘,作为当代女性失败的典型代表
文章图片
战场输命 , 莫名其妙
人生的两项重要博弈 , 就这么因其“愚”而彻底输了 , 也就基本注定了扈三娘的人生跋涉痕迹将不再浓墨重彩 。 与什么样的人同行 , 就领略什么样的风景;与什么样的人并肩 , 就决定什么样的命运 。 战场输命的结局 , 作者似乎早已给她设定好了 , 否则怎么会死得那么莫名其妙 。
王矮虎的死 , 倒还罢了 , 武艺不行还迷信 , 跟方腊手下的郑魔君作战时 , 云中出现一个金甲神人 , 就把他吓得魂飞魄散 , 不死翘翘才怪 。 扈三娘的死就过于轻描淡写 。 “救夫情切” , 乱了方寸 , 或者是个理由;但扈三娘的武艺是不低的 , “霜刀能把雄兵砍 , 纤手可将猛将拿” , 不至于被郑魔君的一个镀金铜砖 , 砸在面门上 , 倒下马死去 。 就算郑魔君很厉害 , 扈三娘跟他拼上几个回合的实力还是有的 , 最终如果落败 , 难道逃跑机会也没有?赵炎不信了 , 问题可能出在两个方面 。
一是宋江的排兵布阵 , 有厚此薄彼之嫌 , 派去跟郑魔君交战的人 , 实际战力都比较弱 , 王矮虎就不说了 , 八臂那吒项充和飞天大圣李衮 , 比小喽喽强不到哪儿去 , 扈三娘是其中武艺最好的 。 如果宋江舍得派大刀关胜或武二郞为扈三娘等人保驾护航 , 又或者干脆派同样会法术的公孙胜去对付郑魔君 , 扈三娘怎么会死?
二是作者的态度 , 歧视女性 , 或者说歧视不爱读书的女性 , 让一位海棠花似的美女毁容而死 , 其态度可想而知 。 他写爱读书的李师师 , 用的可不是这种莫名其妙的笔法 。 陆游写读书的好处是 , “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 , 时来屹立扶明堂” , 这个先苦后甜的观点 , 似乎影响到了施耐庵 。 若扈三娘爱读书、善读书 , 其结局该不会如此草率而残忍!
顺便交代一下 , 北宋社会的大环境 , 是鼓励女人读书的 。 宋仁宗那句劝学的话说得好:“男儿若遂平生志 , 六经勤向窗前读” , 有些重男轻女的意味 , 但同时代的大儒们并不反对女子读书 。
扈三娘,作为当代女性失败的典型代表
文章图片
如王安石认为 , 一个女性会写作 , 可增添女性魅力;司马光则认为:“然则为人皆不可以不学 。 岂男女之有异哉?”南宋张孝祥在劝说一个朋友撮合自己妹妹和对方兄弟成亲时 , 特意说明自己的妹妹有文化 。 南宋是理学渐滋的时代 , 张能炫耀其妹是读书模范 , 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 , 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相对宽松的北宋社会对女性读书并无诸多禁忌 。 也就是说 , 扈三娘实在不该只练武艺而不读书的 。
人的一生 , 跨出去的每一步 , 都是唯一 , 不可能再回头 , 要想步步为赢 , 把未来看得更远、规划得更清晰 , 就得好好读书 , 获取知识 , 增长才干 , 学会自励、自省的追求与调整策略 。 知识改变命运 , 可不是说着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