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细做优农产品深加工 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
做细做优农产品深加工 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图片
深加工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 一平作
□宋梅
现正值冬季农闲时节 , 我市各地充分利用闲散土地和富余劳动力 , 大力发展萝卜、芥菜等特色果蔬种植产业 , 并引进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村、进社区 , 就地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制作打包外销 , 通过原产地生产、加工同步的方式 , 全面提升当地就业率和农产品产出价值 , 为后疫情时代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
农产品生产加工一体化 , 解决了大部分生鲜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不易保存的问题 , 使平价甚至低价的农产品在深加工“七十二变”后 , 身价倍增 , 同时也使以地为生的传统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再就业 。 但目前大部分进村、进社区的企业加工方式都较为单一 , 且农产品整体利用率较低、科技含量不高 , 难以撬动“三农”发展的整体动能 。 要同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 农产品深加工还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核心 , 通过丰富产品种类、打造绿色品牌 ,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 让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焕发更多生机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 丰富加工产品种类 。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 , 人们对加工类农产品的需求不再是简单注重“口感”和“卖相” , 而是更加侧重营养、绿色、功能等精细需求 。 想拥有更多消费群体 , 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 通过精细加工 , 研发出适合多样消费群体的差异化产品 。 企业在做好原有农产品加工的基础上 , 定期深入市场 , 收集产品的市场真实评价 , 了解同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度 , 根据调查结果 , 不断补齐产品短板 , 紧紧抓住现有消费群体 。 同时 , 针对市场需求旺盛的稀缺类产品 , 通过联校、联企的方式 , 加大投入力度 , 从农产品源头入手 , 构建“政府+龙头企业+院校+创新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五位一体模式 , 整合力量 , 集聚发力 , 研发出更多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整体价值优的精细化产品 , 助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和其他新业态的深度融合 。
做细做优农产品深加工 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产品质量为核心 , 打造优质绿色品牌 。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 , 更是立足市场的关键 。 加工类农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 优良的品质是根本 。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 农产品生产已基本摆脱传统的耕种模式 , 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成为农业发展的标配 , 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 为农产品深加工把好了源头生产质量关 。 对于少量传统种植的农产品 , 在深加工前 , 应做好“体检” , 确保产品质量达标后 , 再统一进行深加工 。 同时 , 还应从生产链各个环节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面把控 , 保证所有产品都“可查可追溯” , 并采用国际、国内一线生产设备和行业一流的质控手段 , 为产品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 让优质、绿色成为产品的标签 , 成为深加工产品的绝对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