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种苗资源 发展心中不慌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手握种苗资源 发展心中不慌
文章图片
在三亚西岛深水网箱养殖基地 , 渔民捕捞金鲳鱼 。 本报采访人员袁琛摄
钢筋齐整叠放、沙石分开堆码 , 不时传出装修敲击声……11月21日中午 , 三亚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建设正酣 。 目前产业园已初步完成引种隔离区、立体式种鱼车间、工厂化育苗车间等硬件施工 。
“聚集水产苗种产业创新要素 , 产业园计划明年投用 , 着力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全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基地、智慧南繁示范基地、水产南繁生产基地和深远海养殖苗种供应基地 。 ”项目建设方、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磊透露 , 项目投产后 , 每年预计培育鱼苗25亿尾 , 贝苗20亿粒 , 可直接提供100个以上就业岗位 , 全产业链有望达到5亿元以上产值 。
走进产业园引种隔离区 , 四排共24个大型隔离引种池映入眼帘 , 依托自贸港优惠政策 , 这些可以实现自循环的养殖池将成为水产苗种的“家” 。 循梯至二楼 , 即将改造完成的隔离区 , 将进一步满足多样的引种隔离需求 , 配套建设的养殖水处理设备等设施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
“我们携手崖州区 , 发挥科技城科研高地优势 , 期待可以打造成全国热带水产种苗产业聚集地 。 目前已备好百余条条纹斑竹鲨 , 将携手三亚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共同做好药物研发等相关工作 , 并逐步探索开展水产南繁CRO业务 。 ”赵磊透露 。
手握种苗资源 , 发展南海渔场的增殖放流、生态修复以及深海网箱养殖等“深蓝经济”心中不慌 。 在三亚崖州湾海域 , 随波浮动的一个个色彩艳丽的深海网箱成为一道新风景 。
借助南海自然资源和区位资源优势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结合科研优势 , 积极探索渔业转型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 ,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 目前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通过成立专业公司 , 引进先进深海养殖设备和专业人才 , 在崖州湾海域陆续布局30多个大型深海网箱 , 计划养殖金鲳鱼等经济鱼类和多种名贵鱼类 。
“我们着眼于全自动化深海养殖 , 目前已投放两个深海网箱 , 既有每箱可养殖100吨鱼的网箱 , 也有可养殖200吨的大型网箱 , 今年底有望出产200万斤海鱼 。 ”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泽民说 。
崖州湾畔的三亚中心渔港也联动起来 。 港池内的水产品深加工车间加速改造 , 剥虾机、鱼类分割机、快速冷冻机等自动化设备正在陆续加装、调试 , 保鲜实验室等配套科研也应运而生 。
手握种苗资源 发展心中不慌】这些加快布局的软硬件设施 , 既为我省掘金“深蓝经济”第一产业赋能 , 也为发展渔业经济第二产业提供条件 。 下一步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将结合捕捞和养殖的渔业资源 , 对低价值或加工后废弃渔获物进行二次加工 , 探索开发鱼粉、鱼油、饲料、酶解鱼溶浆等产品 , 减少低值渔获物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 提升海洋资源价值 。
港池的岸滩边 , 黄色大型浮台点缀其中 。 六个小型网箱组成的浮台 , 将配套卫生间、休息平台等设施 , 正被加紧组装 。
“11月底浮台就可以安置到预定区域 , 我们计划借此发展网箱养殖集群旅游、高端休闲游钓等 , 打造渔业新业态 。 利用体验式及科普性等方式刺激市场需求 , 丰富目标群体的旅游体验 , 不断提升港区人流量 , 解决渔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 , 提供更多就业方式 , 改善渔业从业人员就业环境和提高收入 。 ”赵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