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上下联动 推进眼底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在“光明中心”成立以前 , 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 , 陕西省的眼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 , 大医院同基层医疗机构的上下联动机制比较松散 , 没有形成系统化管理 。 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副院长张红兵说:“之前基层医疗机构送来了患者 , 我们就进行治疗 , 缺乏整体的规划 。 成立‘光明中心’之后 , 我们觉得有义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 ”
强化上下联动 推进眼底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文章图片
张红兵
今年1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 。 其中 , 眼底病及其慢病诊疗被定位为未来5年的关注重点 。 在我国 , 眼底病患者总数超过4000万人 。 眼底病是首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 , 而这一疾病在国内的知晓度和规范治疗率均非常低 。 为改变这一现状 ,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光明中心”项目 , 旨在聚焦眼底病的规范化诊疗 , 推动我国实现普遍的眼底健康 。 目前 , 我国已有超过1000家综合及专科医院、超过1万名眼科医生加入该体系 。
作为“光明中心”在陕西省的指导单位之一 , 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在陕西省内具有较强的综合影响力 。 “光明中心”成立后 , 该院在眼底病规范化治疗、推进陕西省“光明中心”系统内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共同提升等方面 ,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张红兵说:“我院眼科医院建设成为陕西省‘光明中心’指导中心两年以来 , 在上下联动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 促进优质眼底病医疗资源下沉 , 做到了让患者少跑路 , 减轻患者负担 。 这个项目对患者、医院、医生起到了共赢作用 。 ”
打造眼底病专科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的指导下 , 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科医院和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加入“光明中心” , 并成立标准中心 。
近日 , 渭南市第二医院举行了渭南市首家医疗领域工作站——“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科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 。 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科医院院长姚辉介绍 , 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 , 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科医院按照“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文化立院”的思路 , 坚持“服务是本、安全为魂”的服务理念 , 以创建三级医院为抓手 , 以“六院联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契机 , 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 , 强内涵、抓质量、优服务 , 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
渭南市眼科医院是渭南市第二医院的“院中院” , 是一个亚学科分布齐全、技术设备先进、具有三级眼科医院实力的专科医院 。 该院是2004年渭南市卫生健康委批准的第一批市级医学重点学科 , 也是渭南市唯一一所公立眼病专科医院 。
随着“三高”患者及高度近视患者数量的增加 , 眼底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 。 眼底病成为我国不可逆的主要致盲病因之一 , 其患者占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50%以上 。
姚辉认为 , 眼科要实现长远发展 , 专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 。 在科室发展与省会城市医院存在差距的情况下 , 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科医院采取“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模式 , 通过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及文化传承 , 对眼科给予政策和绩效倾斜 , 从而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强”的发展格局 。
强化上下联动 推进眼底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文章图片
姚辉
“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促进眼底病专科建设方面 , 我们采购了超广角眼底照相机、海德堡激光眼底扫描仪、OCT和OCTA设备 。 我认为 , 眼科对高精尖设备的依赖度相对较高 , 采购更多优质的高精尖设备 , 可以更好地促进医院眼底学科的发展 。 现在 , 我院眼科门诊量已达到每年8万人次 , 住院量大概为7800人次 , 眼科年手术量达6500台 。 ”姚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