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癌王会造独特胶原蛋白“装甲”!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提到胶原蛋白 , 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各式各样抗衰老的美容产品 。
而胶原蛋白其实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 , 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骨骼、眼睛、牙齿等部位 。
但最近有研究显示 , 胶原蛋白在肿瘤的进展、转移和预后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3] 。 例如 , 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肿瘤微环境(TME)含有大量致密的肿瘤基质 , 如胶原蛋白等 , 形成了阻碍抗肿瘤药物传递的屏障 。 所以胶原蛋白在胰腺癌中的作用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RaghuKalluri教授领衔其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胶原蛋白对PDAC的影响 。
他们发现 , 胰腺癌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独特的I型胶原蛋白(Col1)同源三聚体 。 敲除胰腺癌细胞来源的Col1同源三聚体可以重塑肿瘤微生物谱和肿瘤免疫微环境 , 从而阻碍PDAC的进展 , 以及增强PD-1免疫抑制剂疗法的疗效 。
文章近日发表于Cancercell期刊上 。
《癌细胞》:癌王会造独特胶原蛋白“装甲”!
文章图片
论文首页截图
有趣的是 , Raghu团队之前的研究表明 , 在PDAC中 , 敲除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Col1反而会增强免疫抑制以及促进胰腺癌进展[4] 。 同样是Col1 , 为什么胰腺癌细胞产生的Col1的作用是完全相反的呢?
那么 ,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胰腺癌细胞产生的Col1到底有什么不同吧!
Col1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 是由两条α1链(COl1A1)和一条α2链(COl1A2)组成的异源三聚体 。 但是RaghuKalluri团队发现 , 人PDAC细胞产生的Col1十分特殊 , 只表达COl1A1 , 是由三条α1链组成的同源三聚体 。 这一结果在KPPC小鼠模型(PDAC的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中也得到了验证 。 Raghu团队还发现 , 这是由于COL1A2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呈现高度甲基化 , 并且COL1A2高度甲基化的程度与其在胰腺癌细胞的表达水平成反比 。
简单来说 , 胰腺癌细胞的COL1A2启动子区域的高度甲基化导致了COL1A2基因的表观遗传沉默 , 从而导致胰腺癌细胞产生的Col1是仅由COl1A1组成的同源三聚体 。
《癌细胞》:癌王会造独特胶原蛋白“装甲”!
文章图片
胰腺癌细胞产生的Col1是由三条α1肽链组成的同源三聚体
为了研究胰腺癌细胞产生的Col1同源三聚体对PDAC的影响 , Raghu团队构建了KPPC;Col1pdxKO小鼠 , 该胰腺癌小鼠模型特异性敲除了胰腺癌细胞中的Col1 。 他们发现 , 相较于KPPC小鼠 , 特异性敲除胰腺癌细胞中的Col1可以显著延长KPPC;Col1pdxKO的总生存期 , 减少肿瘤负荷和病变 。
那么胰腺癌细胞产生的Col1是如何影响胰腺癌的进展的呢?
首先 , Raghu团队研究了Col1同源三聚体对胰腺癌细胞的直接影响 。
他们利用KPPC;Col1pdxKO和KPPC小鼠的肿瘤组织构建了不同的胰腺癌细胞系 。 体内外增殖实验的结果表明 , 相较于KPPC细胞系 , KPPC;Col1pdxKO细胞系的细胞间黏附能力减弱 , 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 , 以及皮下成瘤的速度较慢 。 也就是说 , 胰腺癌细胞产生的Col1同源三聚体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 , 促进肿瘤进展 。
《癌细胞》:癌王会造独特胶原蛋白“装甲”!
文章图片
《癌细胞》:癌王会造独特胶原蛋白“装甲”!】敲除胰腺癌细胞来源的Col1同源三聚体可以延缓PDAC的肿瘤进展
从机制上来看 , 与Col1异源三聚体相比 , Col1同源三聚体明显上调了KPPC;Col1pdxKO胰腺癌细胞中涉及FAK/EGFR/MAPK/MYC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 , 这是促进癌细胞增殖的主要信号通路 。 此外 , 鉴于整合素是Col1的主要受体之一 , Raghu团还发现 , 敲除胰腺癌细胞中的整合素a3b1可以显著减少Col1同源三聚体激活的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 , 包括增殖相关的信号通路 。 这表明胰腺癌细胞产生的Col1同源三聚体可以通过整合素a3b1诱导持续的增殖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