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列宁格勒战役,苏军为何在同一战场犯同样错误,缺乏创新打法( 二 )


根据战场态势 , 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员梅列茨科夫和朱可夫商量 , 准备以沃尔霍夫方面军的第8集团军、第2突击集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的第55集团军 , 10个步兵师、6个坦克旅和4个重坦克营约16万人 , 再次对沃尔霍夫西岸的德军进行一次重点打击 , 然后向什利谢利堡突进 , 打开一条通往列宁格勒的地面通道 。 但这场战斗又没打好 , 原因基本和柳班战役差不多 。
一方面 , 第2突击集团军作为主攻部队 , 再一次面临兵力和补给都没到位的问题 。 柳班战役失利后 , 第2突击集团军仅剩不到2万人 , 担负突击任务的也只有两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团 , 加上临时补充的兵力也才不到3万人 。 而苏军统帅部要求8月底就要展开反攻行动 , 别说补充新兵还没来得及训练 , 连装备补给都没供应到位 , 只能仓促上阵了 。
二战列宁格勒战役,苏军为何在同一战场犯同样错误,缺乏创新打法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 , 担负助攻任务的第8集团军和55集团军又出现与战场脱节的问题 。 本身第8集团军和第2突击集团军已经将德军沃尔霍夫集团围堵在拉多加湖南岸 , 由于第55集团军进攻分散 , 没有到达预定合围地域 , 致使进攻计划破产 , 德军反而展开了一次反包围 , 致第2突击集团军于危险境地 。
从这个层面讲 , 苏军再次对沃尔霍夫德军的反攻失利 , 还是没有汲取第一次进攻失利的教训 , 虽然梅列茨科夫战前还特别强调要防止主攻方向的侧翼和后方安全 , 防止柳班战役的危险再次发生 。 但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 , 除了三支进攻的部队外 , 后方没有预备队增援 , 致使德军的增援上来后 , 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 。
03同一战场犯同样的错误 , 苏军知耻而后勇
第二次反攻沃尔霍夫失利 , 苏军第2突击集团军3万人撤出战斗时只剩下不足8000人 , 尤其是一些参加了柳班战役中的老兵基本上都牺牲了 。 而第8集团军也只剩下12000人 , 第55集团军也伤亡过半 。 从整个战役过程来看 , 苏军起码有这样几个方面需要总结 。
二战列宁格勒战役,苏军为何在同一战场犯同样错误,缺乏创新打法
文章图片
第一 , 两次进攻都是准备不充分时展开 。 虽然说德军在这两次战斗中都取得了胜利 , 但他们并没有过多的装甲参与进来 , 其装甲主力都在莫斯科战场和斯大林格勒战场 。 应该说 , 苏军对两次战役都有急功近利的因素在里面 , 哪怕是事先多做一些情报搜集和战前准备 , 苏军也不会输得这么惨 。
第二 , 德军临阵换将 , 苏军反应迟缓 。 本来 , 苏军在第二次进攻沃尔霍夫时事先作了一些准备 , 情报也显示曼施坦因会重返列宁格勒战场 , 但直到曼施坦因指挥第26和第30集团军 , 对苏军第2突击集团军进行大合围时 , 苏军才发现德军的指挥换了人 , 但已经晚了 。
第三 , 苏军投入预备队太晚 。 与第一次完全没有预备队不同 , 第二次进攻 , 当第55集团军被德军层层阻挠不能与第2突击集团军汇合时 , 苏军的预备队就应该立即投入 。 但直到第2突击集团军被曼施坦因围困 , 苏军才发觉不对头 。
总结:列宁格勒战役 , 苏军沃尔霍夫方面军两次进攻受阻 , 第2突击集团军也都差点以全军覆没收场 , 除了对德军闪击战不适应以外 , 还有对德军惯用的钳形攻势不了解掌握 。 实际上 , 曼施坦因重返列宁格勒战场以后 , 第26和第30集团军也是他仓促调动的 , 为了集结部队 , 他使用炮兵在前线展开了一个多礼拜的重点打击 , 这是在为钳形攻势打掩护 。 苏军也是从这个反常举动中感到不对劲 , 才使用预备队和红海军将第2突击集团军部分救援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