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静夏皇后:朱厚照的皇后,一生默默无闻,却在死后成了舆论焦点

孝静夏皇后 , 南直隶上元人 。 明朝正德元年朱厚照即位 , 夏皇后被册封为皇后 。 嘉靖元年 , 上尊称为庄肃皇后 。 嘉靖十四年正月去世 , 与明武宗朱厚照合葬于康陵 。 而这就是《明史》中对她生前事迹的仅有记载 。 与朱厚照在历史上的赫赫名声相比 , 夏皇后真的是默默无闻之至 。 在明朝所有的皇后中 , 即便是像明宪宗的废后 , 都有一些详细事迹的记载 , 夏皇后真的是非常无助 。 可是夏皇后去世后 , 嘉靖朝却围绕着与她相关的丧礼、谥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 一下子成了朝野上下的舆论焦点 。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 , 这位默默无闻的皇后终于绽放了一次光芒 , 而这次却是在她死后 。
孝静夏皇后:朱厚照的皇后,一生默默无闻,却在死后成了舆论焦点
文章图片
孝静夏皇后死后 , 礼部奏上丧葬礼仪 。 嘉靖皇帝觉得不应该按照旧例来要求自己 。 他说:“嫂子去世 , 小叔子是不用为她服丧的 。 而且两宫皇太后仍在 , 朕就穿青色的服装 , 以示尊敬 。 至于百姓仍然按照太后去世的丧服礼仪来执行 。 ”礼部尚书夏言认为这样不妥:“皇上如果因为叔嫂关系不为其服丧的话 , 群臣也不能以丧服来朝见皇上 , 请皇上暂且罢朝 。 ”群臣都穿着白色的孝服 , 唯独嘉靖皇帝自己穿青色官服 , 这种情况与惯例不符 。 嘉靖皇帝也觉得这样不妥 , 便答应了夏言的请求 。
可能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发生的也非常少 。 兄终弟及之下 , 皇嫂去世 , 皇帝该不该服丧 , 这个也没有惯例可以因循 。 嘉靖朝算是开了个先例 。
孝静夏皇后:朱厚照的皇后,一生默默无闻,却在死后成了舆论焦点
文章图片
后来要为夏皇后拟定谥号 , 这同样是一个没有旧例的事 。 针对此 , 官员、皇帝展开了激烈讨论 。
孝静夏皇后:朱厚照的皇后,一生默默无闻,却在死后成了舆论焦点】内阁大学士张孚敬认为:“大行皇后 , 乃是陛下的皇嫂 , 与以前朝代的元后不同 , 应该用两个字或者四个字的谥号 。 ”而大学士李时却认为应该用八个字 。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滔等人则认为:“都是皇后 , 怎么能有区别呢?”
孝静夏皇后:朱厚照的皇后,一生默默无闻,却在死后成了舆论焦点
文章图片
大学士夏言集中了众人的建议 , 上奏嘉靖皇帝:“古人崇尚质朴 , 谥号以简约为主 。 后人增加谥号 , 也算是大臣的一片忠心 。 生于今世 , 当行今制 。 大行皇后应该如其他皇后一样 , 二、四以及八 , 于礼无据 。 ”嘉靖皇帝不同意 , 命令再议 。 但是群臣却请求如张孚敬所言 。
孝静夏皇后:朱厚照的皇后,一生默默无闻,却在死后成了舆论焦点
文章图片
嘉靖皇帝无奈 , 便说:“那就用六个字吧 , 这样合乎阴数 。 ”于是上谥号为“孝静庄惠安肃毅皇后” 。 嘉靖十五年 , 嘉靖皇帝又觉得此事不妥 , 张孚敬的谥号方法有些太过于简单 , 与明武宗不相配 。 他于是发下敕书:“孝静皇后谥号不完备 , 不称配武宗 。 ”将夏皇后的谥号改为“孝静庄惠安肃温诚顺天偕圣毅皇后” 。 一下子规格就完全上来了 。
孝静夏皇后:朱厚照的皇后,一生默默无闻,却在死后成了舆论焦点
文章图片
不管是夏皇后的丧礼 , 还是她的谥号 , 都与嘉靖朝的政治形势是完全相通的 。 嘉靖朝的两个最重要主线:一是嘉靖皇帝因为群臣让他认孝宗为父之事对孝宗父子二人充满敌意;二是因为前者嘉靖皇帝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礼仪制度的改革 。 夏皇后算是正好触发了这两点 。 她是武宗的皇后 , 同时她的丧礼及谥号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情况 , 需要重新厘定礼仪 。 夏皇后本来默默无闻 , 突然撞到了两条主线 , 自然便成了焦点 。 在这个过程中 , 还是隐隐透露出了嘉靖皇帝对前朝的不满情绪 。 而夏皇后之事也算是嘉靖朝礼制改革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