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广安青花椒”“广安松针”品牌 广安前锋区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足

本文转自: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广安11月24日讯(采访人员游伍琼摄影报道)沿着绵延的山路 , 11月1日 , 带着对“广安松针”的好奇 , 采访人员来到了前锋区龙滩镇的广安森林雨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
广安松针:走出去的高山茶“高”在哪里?
走进海拔950米高的高山茶园 , 映入眼帘的松树高大挺拔 , 阳光经过松叶的过滤 , 再落到茶叶上时 , 显得温柔又静谧 。 一棵棵纯天然茶树在松林的庇护下 , 毫无顾忌地“野蛮”生长着 。
做大做强“广安青花椒”“广安松针”品牌 广安前锋区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足
文章图片
松林里的高山茶树
“广安松针 , 就是采摘高山茶树最嫩的尖叶 , 保证采取的嫩茶芽呈现出像松针一般的外形 。 ”正在茶园里劳作的本地村民告诉采访人员 , 这些茶树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茶树进行改良的 。
广安的高山茶到底“高”在哪里?公司经理谢水波告诉采访人员:“我们的茶叶都是生态茶叶 , 松针掉下来的枯叶形成自然肥 , 同时 , 松树可以散发出一股特殊的松香 , 可以让茶树避免很多病虫害 , 茶树生长保证零农药 。 ”谢水波继续解释说 , 茶树喜阴 , 透过松林洒下来的散射光会让茶树生长得更缓慢一些 , 在这种生长环境下生长的茶叶 , 其花青素可达到每千克2000毫克 , 是普通茶叶的50倍以上 。
好品质带来高需求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该公司的茶叶销往全国各地 , 还出口日本等国家 。 仅去年 , 就销售茶叶25吨 , 产值3000余万元 。 今年9月 , 该公司生产的广安松针系列茶—“蓥山皇片”白茶 , 在2022世界绿茶评比会中喜获金奖 , 这也是此次评比会四川唯一获得金奖的的产品 。
同时 , “广安松针”还为当地老百姓创造了就业增收机会 。 当地村民在基地里务工 , 不仅能学会一些种养茶树、采摘茶叶的专业知识 , 还能增加他们的收入 , 在每年清明前后的采茶旺季 , 他们每日收入上百元 。
据悉 , 截止2022年底 , 前锋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3万亩 , 茶叶加工总量350吨 , 实现产值0.7亿元 。 现有生产企业5家 , 加工企业4家 。 为塑造品牌 , 2016年 , 广安松针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2018年3月成立了广安市前锋区茶叶协会 。
接下来 , 前锋区将从培植龙头企业 , 加强茶园培育管理 , 配套加工设施 ,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打捆投入等方面入手 , 助推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 努力让“广安松针”茶叶品牌声名远播 。
广安青花椒:小小青花椒有多“椒”麻?
近日 , 采访人员来到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水口村 , 当下 , 村里的2000余亩高标准青花椒基地已经进入管护期 , 基地里可以看见有村民正在地里除草、修枝 。
11月 , 基地里花椒树上的青花椒早已被采摘 , 套种在基地里的大豆已经成熟 , 站在前锋区广安青花椒园区观景平台远眺 , 一片片、一排排青花椒树铺满了万亩山坡 。
做大做强“广安青花椒”“广安松针”品牌 广安前锋区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足
文章图片
广安青花椒基地
水口村是广安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 , 广安青花椒初加工中心也在此地 。 近年来 , 水口村积极与广安置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龙头公司+专合组织+农户”联农机制 , 带动全村群众从青花椒产业受益 。 “依靠青花椒产业 , 目前村里有1400余名群众致富奔康 , 椒农户均增收1.2万元 , 2021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 。 ”水口村总党支部书记欧长春介绍说道 。
一棵小小的花椒树 , 前锋区将它做成了致富大产业 。 目前 , 前锋全区青花椒种植面积约10万亩、年产量达到7.5万吨 。 为真正让产业富民 , 前锋区依托青花椒产业 , 培育农民合作社30余家 , 带动全区7000余户群众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 , 虎城镇更是凭借青花椒产业 , 一跃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第十一批“一村一品”示范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