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当护士!福建规模最大的核素治疗病房正式启用!这些人看病更方便了

作者:福建卫生报
最新数据显示 , 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迅速 , 年度变化率高达20.1% , 是目前发病率升高最迅速的肿瘤类型 , 其发病率居我国居民恶性肿瘤第7位、女性恶性肿瘤第4位 。
在现代医疗领域 , “核素”不仅在心、肾、骨等脏器病变以及肿瘤的诊断上发挥重要作用 , 更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把“利器” 。 碘-131核素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伴淋巴结和全身其他脏器转移的病人在手术切除甲状腺肿瘤后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但由于核素治疗会有一定的辐射 , 病房对辐射防护的要求高 , 只有部分医院设有这种隔离病房 , 而且床位很少 , 不少病人需要等待半年以上的时间 。
机器人当护士!福建规模最大的核素治疗病房正式启用!这些人看病更方便了
文章图片
近日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以下简称“滨海院区”)的核素治疗病区正式投入使用 , 设有23张床位 , 其中5个单人间 , 9个双人间 , 是迄今福建省规模最大的核素治疗病区 , 大大缓解了甲状腺癌碘-131治疗一床难求的困境 。
机器人当护士床边配平板“请您坐下开始测量体温 。 ”“请您退后两步 , 站在红点处 , 我将为您测算体内辐射量 。 ”……
11月24日上午 , 在核素治疗病区内 , 一个智能机器人正在逐间病房巡检 。
机器人当护士!福建规模最大的核素治疗病房正式启用!这些人看病更方便了
文章图片
据了解 , 接受碘131治疗的患者 , 会对周围人群造成辐射 。 因此 , 患者需要独自待在“核素病房”进行3~5天的隔离治疗 。
为了减少医患接受不必要的辐射 , 每个患者入院时可在护士站AI助手处录入人脸信息 , 绑定该患者的床号 。 这样每个住院的病人就可得到“机器人”护士的专属服务 。
机器人当护士!福建规模最大的核素治疗病房正式启用!这些人看病更方便了】“机器人可通过脸部识别为每位住院患者进行血压和脉搏的测量、辅助发药、辐射监测等工作 , 保障了医护人员的辐射安全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福建省核学会理事长、福建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缪蔚冰教授介绍 。
据悉 , 这也是我省率先使用机器人的核素病房 。
机器人当护士!福建规模最大的核素治疗病房正式启用!这些人看病更方便了
文章图片
▲病房环境
既要保护医护人员 , 也不能少了医患沟通 。 为此 , 病区特意引入了多功能床边平板 , 患者可直接一键视频或语音与医生和护士交流 。 为了应对紧急情况 , 患者端还增设了增援呼叫 , 迅速直呼医护主机 , 方便护理人员迅速定位所需增援的床位 。
机器人当护士!福建规模最大的核素治疗病房正式启用!这些人看病更方便了
文章图片
▲床边平板
平板内还含有视频、音频等形式的病区宣教以及核医学健康宣教等内容 , 宣教中的文字内容可自行朗读 , 方便患者直接聆听 。
辐射防护监测全覆盖一流专家团队来护航
机器人当护士!福建规模最大的核素治疗病房正式启用!这些人看病更方便了
文章图片
▲实时数据管理环境
为保证放射性辐射安全 , 滨海院区核医学科进行了智能化管理 , 对内部区域环境辐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核素治疗患者体内放射性残留、放射性废液排放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 。
所有监测数据可自动、实时上传并存储 , 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内即可全面了解核医学科全区域辐射防护相关情况 , 更好地保障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除了硬件顶尖外 , 核素治疗病区还有着一流的医护团队 , “我们有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规范化的三级查房制度 , 护士24小时值班 , 为住院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安全保障 。 ”缪蔚冰教授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