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出拳!涉新冠业务IPO被“取消审议”

11月23日 , 上交所发公告 , 决定取消原定25日对翌圣生物IPO申请的审议 , 原因是“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 。
取消审议 , 意味着IPO进程暂停 。 这是近期上交所、深交所连续发表谈话 , 表达对涉新冠业务类上市公司审慎态度的直接结果 。
翌圣生物是核酸检测试剂的上游原料商 , 近年来 , 翌圣生物新冠相关销售收入持续走高 , 2021年是8174.13万元 , 而今年上半年已达7689.73万元 , 分别占当期营收的25.42%和38.28% 。 今年6月 , 公司拟在上交所科创板申请上市 , 募资11亿元 。
上交所出拳!涉新冠业务IPO被“取消审议”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翌圣生物首轮问询函回复
沪深交易所前脚刚宣布要“从严审核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 , 后脚就有相关公司IPO上会审核被取消 , 这是打响的第一枪吗?
上交所出拳!涉新冠业务IPO被“取消审议”
文章图片
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 新冠业务前景堪忧
翌圣生物的新冠业务是上交所重点问询的内容 。
翌圣生物成立于2014年 , 由现任董事长黄卫华创立 。 这几年 , 翌圣生物增长势头强劲 , 今年上半年已经实现2.01亿元的营收 。 营收增长的同时 , 公司对新冠业务的依赖也越来越重 。
招股书介绍 , 公司新冠相关产品涉及分子类和蛋白类生物试剂 , 用于诊断与检测领域 。 今年上半年 , 翌圣生物新冠产品已占去营收近四成 , 比如其自有品牌qPCR系列的新冠销售收入有4080.13万元 。
核酸检测行业高毛利率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 翌圣生物也不除外 , 毛利率在70%左右 , 处于行业的平均值 。 但核酸业务现在来看 , 卷也是真卷 。
11月以来 , 广东、安徽、贵州多省都陆续下调核酸检测价格 , 多人混检不到3元 。 核酸检测的费用越压越低 , 上游的价格也得降 。 2022年第三季度 , 翌圣生物新冠相关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持续下跌 , 2022年第三季度已经从2020年的五毛八降到了一毛 。
刨除核酸检测业务外 , 翌圣生物还有什么牌?
翌圣生物的IPO投向中 , 还涉及mRNA疫苗项目 。 翌圣生物称 , 2021年 , 公司在mRNA疫苗核心酶原料的市场占有率为国产厂商前三 , 仅次于近岸蛋白和上海兆维 。 原料主要为斯微生物和上海东方医院、科兴生物等研发多款mRNA疫苗 。
招股书中 , 翌圣生物用沙利文公司的数据佐证公司价值:2025年 , mRNA酶原料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4.7亿元 。
然而 , 国内目前没有一款mRNA疫苗正式获批上市 , 各家都处于临床试验甚至临床前研究阶段 , 所以翌圣生物在这方面的业务收入也不高 , 营收占比没有超过2% 。
mRNA技术或许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但眼下翌圣生物寄希望于mRNA疫苗的研发进展 , 显然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增长 。 翌圣生物想要以此立足 , 说服力还不太够 。
上交所出拳!涉新冠业务IPO被“取消审议”
文章图片
上交所出拳!涉新冠业务IPO被“取消审议”
文章图片
步子迈得很大 , 市场占有率只有1%
新冠疫情这三年里 , 翌圣生物的成长非常迅速 。
2021年5月 , 翌圣生物改为股份制公司 。 紧接着7月完成第一次2.5亿元的外部增资 , 9月和12月又分别完成两次2.8亿元和2.55亿元的融资 。 短短半年时间 , 融资7亿 , 公司的估值则从22.5亿到72.55亿 , 翻了三倍多 。
6月申请上市时 , 翌圣生物拟募资11.09亿元 , 将用于投资建设翌圣生物总部、产业化基地 , 以及上海研发中心两个项目 。
这么快的融资速度引起了公众和上交所的注意 。 2021年翌圣生物三次增资的外部股东 , 如君联惠康、君联安生等都是私募资金 , 因此上交所对“外部股权融资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其他利益安排”作出问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