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还能活吗?”,见多识广的医护人员一边抢救一边小声叨咕

深夜 , 120疾驰冲进A医院 。
“这个人还能活吗?”,见多识广的医护人员一边抢救一边小声叨咕
文章图片
很快 , 医护人员从救护车上抬下来一个头部还在滴血的伤者 。
据悉 , 这个人刚刚遭遇车祸 。 车祸中 , 他的头部遭受了猛烈的撞击 。 不仅头皮裂开 , 颅骨也凹陷进入一大块 。 看上去 , 就好像半边脑袋不在了一样 。
面对比如惨烈的伤情 , 负责现场抢救的120人员只能简单包扎就往回跑 。
到了急诊科 , 简单缝合了一下滋滋冒血的头皮 , 之后就送到CT室拍片 。
拍片的结果 , 令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伤者颅内血肿正在增大、中线已严重偏移 。 如果再不尽快开颅 , 将很快呼吸心跳停止 。
这台手术 , 是急诊中的急诊 。 因此 , 麻醉科手术室立即加入抢救中 。
“这个人还能活吗?”,见多识广的医护人员一边抢救一边小声叨咕
文章图片
以往 , 即便很急的手术 , 至少等几个化验结果才能做手术 , 但这台手术等不了了 。
于是 , 这台手术就在仅有血气的结果下准备开始了 。
没有家属签字 , 医院领导就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 。 大家没有考虑到责任 , 先救人再说 。
此时 , 压力就来到了麻醉科这边 。 就连见多识广的手术室人员 , 看到颅骨损伤这样严重的患者都在小声叨咕 。
颅骨损伤 , 这只是表面现象 。 内在的 , 伤者此时由于颅内压上来了 , 血压也跟着上到了200 。 这样的血压 , 很有可能打开硬脑膜的时候就崩溃了 。
持续下降的血红蛋白 , 提示患者可能还有持续出血的地方 。
值班的超声科医生被紧急呼叫到手术室 , 插空又做了一次胸腹部超声 , 发现骨盆里面有液性暗区 , 考虑骨盆骨折 。
骨盆骨折出血量很大 , 这让负责麻醉的刘医生脑袋嗡一下:术中的循环更难处理了!
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各种危机情况 , 刘医生为患者做好了动静脉穿刺 , 也和血库要了看似用不了的各种成分血 。
“这个人还能活吗?”,见多识广的医护人员一边抢救一边小声叨咕
文章图片
血库那边 , 一度以为是多个受伤人员手术呢 。 当听说只有一个人的时候 , 还反复确认了一下 。
用上麻醉药后 , 尽管血压下降缓慢 , 但患者的灌注并不理想 。 这就意味着 , 此时患者的血压高完全是交感兴奋过度导致 。 一旦之后顶不住 , 很有可能全面崩盘 。
“这个人还能活吗?”,见多识广的医护人员一边抢救一边小声叨咕】手术开始后 , 尽管看上去血压还行 , 但刘医生早已抽好了各种血管活性药物 。
输液输血这里 , 也都尽量以最合理的比例输 。 如果过量的晶体输入 , 即便血压抗住了 , 但脑组织水肿可能影响术后恢复 。 严重者 , 甚至可能出现脑组织膨出 。
随着硬脑膜的打开 , 血压果然出现断崖式下降 。 尽管刘医生已经做了准备 , 无奈颅内压太高 , 这对循环影响太大了 。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 尽管努力输红细胞了 , 但血气分析结果显示红细胞压积依然不断在下降 。
为了防止患者凝血系统崩溃 , 刘医生早早就把新鲜冰冻血浆以及冷沉淀用上了 。 如果凝血崩溃了 , 那输多少血都可能是徒劳的 。
术中 , 从颅内清理出大量的血块 。 加上出血 , 出血量2000不止 。 虽然血液回收也做了 , 但血红蛋白仍然处于低限 。
勉强顶住了循环波动 , 意外发现气管导管内似乎有粉红色泡沫痰 。 较高的压力和一直偏低的渗透压 , 让这个肺再也坚持不住了 。 高度怀疑 , 出现了急性肺水肿 。
于是 , 刘医生又赶紧利尿、激素以及吸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