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中医火神派名医唐步祺,善用干姜、附子治痼疾,人称“唐火神”

失眠|中医火神派名医唐步祺,善用干姜、附子治痼疾,人称“唐火神”

文章图片

失眠|中医火神派名医唐步祺,善用干姜、附子治痼疾,人称“唐火神”

文章图片

失眠|中医火神派名医唐步祺,善用干姜、附子治痼疾,人称“唐火神”
文章图片


当今中医火神派中有一个代表性人物 , 就是唐步祺 , 他于1917年出生于四川永川县 , 卒于2004年 , 终年87岁 , 是四川省的名医 , 因其善于用干姜、附子等温热药物治病 , 所以在民间又有着“唐火神”之称 。
唐步祺的祖父就因医术闻名于世 , 唐步祺幼承庭训 , 先是学习清末伤寒大师郑钦安之学 , 后又拜师于伤寒学家吴棹仙门下学习 , 并在有着“卢火神”之称的卢永定先生所开“扶阳医坛”下听学 , 后又跟随任应秋教授学习 。
行医生涯有半个世纪 , 对于伤寒之学非常精进 , 还精于郑钦安学术流派 , 非常擅长辨阳虚阴虚之症 , 开方多妙用姜桂附 , 屡起沉疴 , 救世人于水火 。

1941年唐步祺从四川大学毕业后 , 被分配到四川民政厅工作 。 他于1957年开始研究中医学知识 , 在治疗咳嗽上有独到见解 。
【失眠|中医火神派名医唐步祺,善用干姜、附子治痼疾,人称“唐火神”】咳嗽在民间属于一种多发病 , 当时颇有古文根底的唐步祺 , 在广泛阅读历代中医典籍过程中对于咳嗽这一疾病非常感兴趣 , 为了研究咳嗽他努力奋斗了几十年 , 在“唐火神”历代医家的有关诊治基础上 , 发展创立了他自己独特的“咳嗽学” 。

1972年夏天 , 当时还处于文.革中期 , 唐步祺到北京躲避风头 , 偶遇了自己的老同学王利器 , 王利器是北大教授 , 他的孙子常年咳嗽吃了好多药 , 找了好多人治病都没治好 , 唐步祺只用了几剂汤药就将他孙儿咳嗽的旧疾治愈了 。
于是王利器引荐他给很多人看病 。 唐步祺在北京住了很长时间 , 期间治愈了很多病人的咳嗽、肺气肿和支气管炎 。
唐步祺一直有一个心愿能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推广出去 , 他想写一部专门论述咳嗽的医学专著 , 对于他而言写书不是件难事 , 难就在难在出版 。 因为他还只是一个民间中医 , 并非中医药院校教授 , 他思考许久 , 想出了走名人名家推荐的方法 。

1980年 , 唐步祺将自己写好的书稿带去给北京中医学院 , 有名的中医教育家任应秋教授审阅 , 任应秋教授看完此书后 , 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 , 认为这本书堪称诊治咳嗽的佳作 , 于是为他的书亲笔提序 , 后廖沫沙又为他题写了书名 , 和“中医师唐步祺”的匾名 。
终于到了1982年唐步祺的《咳嗽之辨证论治》专著成功问世 。
他在晚年时又用15年的时间将郑钦安遗著《伤寒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进行了阐释 , 后又将这三本书合为一本《郑钦安医书阐释》 , 挽救了濒于失传的祖国医药学 。
他的阐释即融合了原著理法 , 又将方药和临床运用创新为一体 , 即含医理真传 , 又兼具医法的实用性 , 所以一经出版 , 便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应 , 认为此书可以自成体系 , 独立于医林 。

唐步祺自从行医以来 , 每日登门求教者数不胜数 , 而且他的海外弟子还纷纷邀请他去讲学 , 他两次前往欧洲 , 一次前往新西兰讲学授课 , 他的弟子遍布于国内及欧、亚、澳洲地区 。
唐步祺为了郑钦安学说和“火神派”的传承发扬不遗余力 , 付出了毕生心血 , 他的著作为我们学习和研究郑钦安的扶阳重阳学术思想提供了捷径 , 值得大家拜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