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文章插图
【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语文教学方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启发式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使学生在启与发中把握学习的重点,达到教学目的 。
2、随着时代的发展,启发式教学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要求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那么,如何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呢?一、钻研教材,寻找教学的突破口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单纯地理解为采用提问的方式灌输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发挥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学的知识 。
3、这主要是教师忽视了教材的钻研、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这个重要环节 。
4、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将教学任务转化成若干知识点 , 并辅之以恰当、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想几个问题来提醒学生注意 。
5、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学,要侧重其特点和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
6、而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好动、爱争辩的特点,设计一些争论性的问题,在议论中把握文章的要求,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
7、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逐渐深入,最终形成了对文章的理解 。
8、在教学《失街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街亭失守是马稷之过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 课堂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
9、另外,教师还可采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 , 设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自己能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说出来或写出来 , 再与课文相对照,体会文章的特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10、也可通过学生揣摩课文以后,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
11、二、精心构思,设计恰当问题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因其教学思想在不断变化、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 。
12、如:提问—回答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 。
13、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班级、年龄,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 。
14、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提示性、隐蔽性、可创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统一 。
15、所谓提示性,是教师的提问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观的特点;问题的隐蔽性 , 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得出答案;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可创造性,能启迪创造思维,使学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新的视点 。
16、三、开拓思路 , 辅助多种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设计和提出问题,还应辅之以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手段 。
17、如在教《阿Q正传》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上《〈呐喊〉自序》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查阅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上《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让学生编演其中的一些片断 。
18、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
19、启发式教学的过程是逐渐深入的 , 有如剥笋般将文章的内涵、事物蕴含的道理呈现在学生面前 。
20、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 , 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 。
21、掌握了这种从现象剖析本质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 , 实现有效自学,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22、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自读篇目,这是学生运用启发式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实验田” 。
23、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24、”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 教师应当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取得实效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