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陵寝有错字?明孝陵的“明”字多一横,是康熙帝有意诋毁?

如果从当前的汉字规范来看 , 明孝陵的“明”字的确存在书写不规范的问题 , 而有的人便将其问题所在归因于康熙的诋毁 , 事实上绝非这么简单 。
来到朱元璋的陵墓你会发现 , 上面写着的“眀孝陵”三个字之中的第一个字有一些不对劲 , 从字形来看 , 这个字比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明朝的明字多了一横 。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君王 , 其墓穴的名字绝不可能出现错别字 , 否则凿刻石碑的工匠将大祸临头 。 有人说 , 这是康熙帝为了诋毁、蔑视明朝所做出的行为 ,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朱元璋陵寝有错字?明孝陵的“明”字多一横,是康熙帝有意诋毁?
文章图片
首先 , 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 , “眀孝陵”中的这个“眀”字 , 并不是错别字 。 它其实是古代书法体系中的明字 , 这是有据可查的事实 。 而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非常漫长 , 这个“错字”的出现并不稀奇 , 它在古代作为一种艺术字 , 多用于书法中 。
事实上 , 在古代书法当中 , 对于某一个字进行增笔和减笔 , 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 这一点类似于现代社会中 , 同时使用繁体字和简体字的现象 。
“眀”字曾经出现在大书法家王献之的《洛神赋》中 , “嗟佳人之信修 , 羌习礼而眀诗 。 ” , 这句诗中的“眀”字 , 是书法家王献之对于文字的再创造 。 只不过 , 它并没有出现在现代简体版的《洛神赋》中 。
朱元璋陵寝有错字?明孝陵的“明”字多一横,是康熙帝有意诋毁?
文章图片
其实 , 在朱元璋的墓穴当中 , 这个明字多一横的操作共有两处 , 除去外边石碑上的三个大字“眀孝陵”之外 , 写在山体上的几个大字中也出现了这个“错别字” 。 这几个字就是“此山眀太祖之墓” 。 这几个字据说是诞生于民国初年 , 是为了告诉游客此处陵墓的主人 , 才镌刻而成 。
从以上种种现象可知 , “眀孝陵”中的这个“眀”字并不是书写错误 , 它只是当时书法体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它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错别字 , 并无半点关联 。
那么在排除掉书写错误之后 , 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 这个“眀”字的出现 , 难道真是康熙所为吗?
朱元璋陵寝有错字?明孝陵的“明”字多一横,是康熙帝有意诋毁?
文章图片
首先 ,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 , 为什么这个看似错别字的文字 , 会和康熙产生联系呢?主要原因是关系到清朝的文字狱 。
清朝时期 , 由于文字狱的影响 , 很多文人对于文字的运用非常谨慎 , 他们生怕一不小心 , 就因此惨遭牢狱之灾 。 同时 , 在清朝时期 , 最忌讳的就是反清复明 。 所以 , 文人对于明朝的“明”字的运用 , 更要慎之又慎 。 但明朝的明字 , 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 如若弃之不用 , 那么大多数文人的文章都难以成就 。
朱元璋陵寝有错字?明孝陵的“明”字多一横,是康熙帝有意诋毁?
文章图片
因此 , 当时为了避讳明朝的明字 , 清朝很多文人都选择用“眀”字来代替 , 两者的写法虽存在差别 , 但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 , 因此可以互相替换 , 而不会产生歧义和误解 。 同时 , 这些文人也可以由此免除祸患 。
除此之外 ,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 , 清朝作为推翻明朝统治的新王朝 , 其统治者必然会通过贬低前朝 , 来达到提升自己地位的目的 。 所以 , 有人猜测在明字中的日字上加上一横 , 其实是康熙故意为之 。
朱元璋陵寝有错字?明孝陵的“明”字多一横,是康熙帝有意诋毁?
文章图片
在时人眼中 , 康熙题“错字”是为了嘲笑大明朝日月无光 , 明朝被清朝取代是天命所归 。 不过 , 这种说法纯属是个误会 , 因为没有任何史料能够证明这几个字是康熙所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