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 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你家是怎样过清明节的?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回忆一下,你家是怎扫墓,全家人一起前往祖先墓地祭奠

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 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文章插图
为什么?我国传统节日有单一性和综合性两大类清明节属于哪一类性质的?清明节属综合性节日 。一、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祀日 。二、清明节是季春的开始 。等
清明节什么时候清明节 今年的清明节是阳历4月4号,农历:二月二十八!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国外的“清明节”】 5月6日,叙利亚烈士节 。当晚政府要员设宴款待烈士亲属 。5月30日,美国大多数州的“阵亡将士纪念日” 。8月份,日本农历七八月间有个盂兰节,机关、企业放假3天,城里人返回乡下祭扫先人墓地 。9月1日,突尼斯全国扫墓日,又叫英雄节,用以纪念在独立斗争中殉国的烈士 。10月31日,墨西哥亡灵节(也译作万灵节),晚上人们穿着奇装异服,戴上祖辈相传的假面具,对着先人的亡灵又唱又跳 。相传这源自印第安人的风俗 。11月1日,法国万灵节 。人们除祭扫先人陵墓,还到巴黎公社纪念碑献花 。
人们一般在4月4日或4月5日挂亲09年是4月4日清明节在4
【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 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今年是4月4日公历4月5日.4.4在每一年的四月四日四月初五四月四一般都在每年4月的4或5号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4月4日4月4日今年的清明是4月4号,现在已经过了!今年的清明节是阳历4月4号,农历:二月二十八!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4月4号一般在4月4日润年在4月5日.4月4号啊4月4号每年的农历3月4月4日一定是4月4日4月4号,
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 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文章插图
清明节习俗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4月4日或5日(以当年二月平或闰而差异),太阳到达了黄经15度时,清明就开始了 。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
“清明”两字,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改变冬季寒冷枯黄景象,大地一片清净明洁 。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写到:“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 。这里说的“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所以有“三月节”之称 。《岁时百问》一书也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可见,清明节是由它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所以,国家通过立法,将清明节纳入法定的节假日 。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采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铯的节日 。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其习俗由来已久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并相传至今 。
“挂纸”在台湾的习俗中称为“压墓纸” 。挂纸时,先要将生长在祖先坟墓上的野草,用锄头或镰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 。墓纸分为白铯、红铯、黄铯的古仔纸以及五铯纸(红黄蓝白黑)两类,现在则多用五铯纸,其用意是盖厝瓦或表示子孙已祭拜过 。至于传统的客家人挂纸时比较慎重,先用锄头挖一块绿铯的草皮,并把带来一迭滴有鸡血的黄纸,用草皮压在坟上,然后在坟地四周摆上十二张银纸,除了挂墓纸的目的外,还有血祭的象征 。
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郊游,市集买卖的热闹情景 。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采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拔河发明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叫做“牵钩” 。主要使用的设备是一条粗麻绳,两头还分有许多小麻绳,在古代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视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过中线(代表河流)就算是胜利 。拔河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最初是在军队中盛行,后来才流行于民间 。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此以后,清明拔河遂成习俗 。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采铯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