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为光明而战( 二 )


除了每周二的病例讨论 , 每周四的线上查房也是学部集体“攻克难关”的时刻 。 这时 , 各中心眼科会将手头的复杂病例汇总到一起 , 专家们线上会诊 , 大家共同研讨 , 形成下一步的最佳诊疗方案 。
王大江感觉到 , 学部正在形成一股“积极进取的战斗精神” , “不管从医多少年 , 当你做了一台别人做不了的手术 , 看好了一个四处求医都没治好的患者 , 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可替代的 。 ”他说 , “为了这一刻 , 你愿意永远向前冲锋 。 ”
军医向战而行
前不久 , 眼科医学部副主任陶海团队研发的项目“改良人工鼻泪管及分体式人工泪管”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中国专利优秀奖 , 全军共4家单位获奖 , 也是联勤保障部队唯一获奖项目 , 这是陶海团队继获北京市转化医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后获得的又一国家级奖励 。
大多数时候 , 眼科医学部的医护人员首先要做的是保障战场上的战友们“向前冲锋” 。
科学研究表明 , 人体感知接收的信息中80%以上来自眼睛 。 在医学部主任李朝辉看来 , 战场上一名战士视力受损 , 不但意味着他将失去战斗力 , 同时还需要另一位战友对其进行引导 , 即损失两个人的战斗力 。
为此 , 学部将战创伤的课题研究放在了科研首位 , 每年组织医护人员对偏远地区部队进行巡诊、会诊 。 李朝辉鼓励大家在日常诊疗中积累战场经验 , 烧伤、炸伤等病例都要时常总结复盘 , “以备不时之需” 。
“军人一切为了打赢 , 军医也是一样 。 ”李朝辉说 , “到了战场上 , 我们就是战友们的最后一道防线 , 必须时刻准备着 。 ”
去年 , 李朝辉治疗了一位在维和战场受伤的战士 。 小战士是在巡逻途中划伤了眼睛 , 伤情严重 。 得知这一消息后 , 李朝辉第一时间与前方连线 , 远程会诊后 , 李朝辉判断必须进行手术 。
他在线上指挥随队医生进行了简易包扎 , 随后立刻准备手术 。 30多个小时的航程后 , 小战士被送回国 , 等候多时的李朝辉立即对其展开救治 , 成功保住了他的视力 。
手术后 , 小战士返回维和一线 。 完成任务回国后 , 他特意来到眼科医学部 , 向李朝辉郑重敬了一个军礼 , 以表谢意 。
“事实上 , 我们的手术台离战场并不遥远 , 军医要向战而行 。 ”李朝辉说 。 为了进一步熟悉战场环境 , 更高效地治疗战创伤 , 李朝辉还带领学部战友们研究武器装备 , 特别是针对激光武器 , 在预防光损伤方面进行了大量模拟实验 。
眼眶病外科负责人杨新吉试图让“手术台上战场” 。 日常诊疗中 , 他发现不少官兵 , 因在训练演习中跌打磕碰导致眼眶骨折 , 不得不撤出一线后送救治 。 如何避免后送、缩短救治时间 , 成为杨新吉带队研究的首要目标 。
根据诊疗经验 , 杨新吉知道战创伤、训练伤的骨折情况复杂多样 , 每一种骨折需要的修复材料都不尽相同 , “战场情况千变万化 , 想要靠现成的材料匹配救治 , 就不得不依赖大型诊室 。 ”
几番对比研究后 , 他将目光瞄向了3D打印机 , “想要什么就自己做 , 像随时随地带了一个诊室出行 。 ”杨新吉解释说 , 使用3D打印机 , 可以让医生在现场直接对伤员进行扫描 , 打印出型号适合的修复材料 , 以最快速度就地展开救治 。
“换句话说 , 就是把手术台前移到最前线 。 医生去找伤员 , 而不是伤员来找医生 。 ”杨新吉说 , “战场在哪里 , 我们就在哪里 。 ”
侯豹可也接诊过不少战创伤患者 。 治疗得多了 , 他有时会想 , “为什么不能在受伤前就杜绝这种可能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