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长新冠后遗症”, 一文说清楚

神秘的“长新冠后遗症”, 一文说清楚
文章图片
关于“长新冠” , 如果你合理看待科学预防 , 它就不需要你怕得要死;如果你毫不在乎 , 那就可能会真的会很要命 。
来源:公众号“一小时爸爸”(ID:hrdaddy) 。 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 , 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点击预约 , 不错过精彩分享
昨天 , 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等相关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 发布了“防疫新十条” , 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政策 。
可以预期的是 , 未来很多人都有可能感染新冠 。 除了感染康复的问题外 , 另外一个大家很担心的事情 , 就是感染之后是否会有“新冠后遗症” 。
托那些热衷恐吓民众的“爱国博主”的福 , 新冠后遗症现在是很多人担忧的事情了 。 官方媒体在这方面的做法更令人无语 , 前几天还在说“外国人民饱受新冠后遗症的痛苦” , 最近又180度称“专家说没证据证明有新冠后遗症” 。
这种宣传的结果 , 就是会让很多人对风险的态度:要不怕得要死 , 要不毫不在乎 , 而且经常在两者之间横跳 。
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 是在这两者之间:如果你合理看待科学预防 , 它就不需要你怕得要死;如果你毫不在乎 , 那就可能会真的会很要命 。 怎么说呢 , 有点像过马路吧 。
就像是对待流感 , 流感每年的确会造成数万中国人的死亡 , 得了之后也会高烧疼痛难受好几天 , 也有可能造成后遗症 。 可是很长时间大部分人对流感的威胁忽视不见 。 实际上 , 我们需要的不是恐慌 , 而是了解它 。
而被称为“新冠后遗症”的长新冠也是如此 , 它的确是一个风险 , 但如果你认真去理解学习 , 它就不会那么可怕了 。
当然 , 如果你没有时间看太多的研究数据或者长篇大论 , 那么我可以先归纳出几个重点:
长新冠(或者叫新冠后遗症)的情况的确存在 , 应该被正视和关注;
长新冠和很多人平时理解的“后遗症”并不相同 , 大部分并不是严重症状 , 而且也会逐渐消失;
感染之后出现长新冠的风险是可以有效的降低的;
即便出现长新冠 , 也有方法可以帮助康复 。
为什么是长新冠 ,
而不是“新冠后遗症”?
首先 , 为什么我习惯叫它“长新冠” , 而不是直接叫它新冠后遗症 , 因为它和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后遗症”有比较大的差异 。
说到后遗症 , 你能想到什么?可能是像小儿麻痹导致的身体畸形 , 脑膜炎导致智力发育问题 , 中耳炎带来的听力损伤等等 。 或者轻一些的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慢性鼻炎等等 。
百度百科上的解释 , 也是对应了大众心中对后遗症的想法 , 那就是因为疾病带来的一些身体机能上长期甚至终身的损伤或障碍 。
但所谓“长新冠后遗症”也就是英文中的long-covid或者post-covid的概念 , 是和我们所习惯认为的后遗症是有较大差异的——主要是指患者康复的时间比较慢 。 大约在几周或几个月(不同国家机构对时间定义不同)之后 , 还有某些症状的话 , 就会被认定为长新冠 。
其实不只是新冠 , 其他疾病中也会有这种症状“延后”的情况 , 就比如感冒 , 发烧几天就退了 , 但咳嗽可能会持续1个多月甚至几个月 。 如果按照“长新冠”的定义 , 这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这种“长感冒” 。 而这是否能等同于“后遗症” , 大家也都有不同的观点 。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跟你说“新冠后遗症很多” , 而有些人会跟你说“还没证据有后遗症” , 因为他们对“后遗症”的定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