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东莞最新通知!全市医疗机构门诊设核酸阳性诊疗区!

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发布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
12月7日晚 , 东莞市疫情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根据国家相关要求 , 向全市医疗机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就医流程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 , 要求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 。
1
通知要点:
●医疗机构门诊区域要划分出核酸阳性诊疗区和核酸阴性诊疗区 , 分别接诊相应患者 。
●发现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原则上不停诊、不封控 , 如确需封控 , 原则上不超过6小时 。
●医疗机构要安排相对独立的区域(院区、楼栋、病区或病室)收治核酸阳性患者 , 医护人员相对固定 。
●对于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医务人员可以先进行抗原检测 , 根据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和检测结果等 , 安排进入相应诊疗区域工作或者居家健康监测 。
2
通知具体强调:
●各医疗机构要继续做好门诊预检分诊工作 , 通过预约诊疗平台、现场出示等多种方式 , 查看就诊患者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 。 所有进入医疗机构普通门诊的人员需先进行预检分诊 , 测量体温 , 检查其口罩佩戴是否规范 , 检查健康码 。 排队时 , 保持一米以上间距 。
●门诊区域要划分出核酸阳性诊疗区和核酸阴性诊疗区 , 分别接诊相应患者 。 对于急诊就诊患者不得以没有48小时核酸结果为由影响救治 。 有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的 , 直接进入急诊诊疗区域 , 无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的 , 在急诊缓冲区域接诊 , 同时查抗原和核酸 。 对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等患者 , 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 进行抗原或者核酸检测并开展相应诊疗服务 。
●医疗机构入口、门急诊等区域加强人员引导力量、优化就诊流程、合理区域布局、做好患者沟通 , 保障患者顺畅就医 。 做好工作人员防护 , 门急诊和预检分诊人员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帽子、手套、隔离衣、面屏 。
●对于普通门诊 , 可安排非医背景工作人员从事预检分诊工作 。 培训考核后方能上岗 , 培训内容包括:呼吸道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 , 熟练掌握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 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转运和传染病报告要求 。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健康宣教 , 指导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在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持1米安全距离 , 尽量避免触摸门把手、挂号机、取款机等物体表面 , 接触后及时手卫生 。
●发现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原则上不停诊、不封控 , 如确需封控 , 原则上不超过6小时 。 封控、停诊期间全力维持急诊、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分娩室、产科和新生儿病房等重点诊室的正常运行 , 保障基本医疗秩序 , 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
●医疗机构要安排相对独立的区域(院区、楼栋、病区或病室)收治核酸阳性患者 , 医护人员相对固定 。 对住院患者仍然严格执行不探视 , 非必要不陪护 , 确需陪护的固定陪护人员 , 陪护期间严格防护、严禁外出 。 急诊留观病房患者按照住院患者管理 。 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办理入院 , 入院后根据需要进行抗原或者核酸检测 。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 。 建议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每周2次核酸检测或根据工作需要 , 组织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 。 应按照科室、部门等进行分批、分日检测 , 确保检测频次 。 医疗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均严格规范执行感染防控措施 , 正确选用和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