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意图是什么?施陶芬贝格出身

突然 , 一声巨响 , 刺耳的警报四面响起 , 惊慌失措的人们大呼小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 只见元首的会议室浓烟滚滚,如梦初醒的卫兵们疯一样的冲了过去……而此时此刻 , 一名独眼上校淡定的从人群中走过,头也没回的朝着狼穴出口走去 。此人就是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主谋 。

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意图是什么?施陶芬贝格出身

文章插图


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意图是什么?施陶芬贝格出身

文章插图

施陶芬贝格出身于德国贵族家庭,身上具有高雅的贵族气质,他才华横溢 , 在一战时七岁的他,就能咏诗赞美德国的胜利 。一战后,由于德国的战败,他目睹了德国的悲惨境地,像所有德国人一样,他开始担忧祖国的未来,立志要重振德国 。成年后,他入伍参军并进入军校深造,在学校里品学兼优 , 常被作为模范生对待,学霸一枚 。

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意图是什么?施陶芬贝格出身

文章插图

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扩军备战的背景下,像施陶芬贝格这样的年轻军官来说无疑是个机会,军队给予了他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在这里要特别说一下 , 假如没有希特勒,施陶芬贝格虽然也能有所建树,但晋升速度肯定没有这么快,1939年他被调往总参谋部工作,进入德军核心部门 。
混混指挥的战争
施陶芬贝格压根对自己的元首就不感冒,他认为希特勒虽然让德国强大,那只是表象的强大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让这位军官开始怀疑希特勒的能力 , 他认为一个维也纳街头的混混非常蹩脚的在指挥战斗,他根本就没有军事指挥能力,德国还没有准备好和世界一战 。不过话说回来 , 实事证明希特勒的某些战略眼光还是不错的,像施陶芬贝格这样层级的军官在当时是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阶级出身不同 。
随着德国陆续征服了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西欧国家,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希特勒和德国军队已经闻到了胜利的味道了,于是率先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大举进攻苏联 , 在英国没有被征服的情况下,又和苏联开战,德国再一次走了上了两线作战的老路 。这让施陶芬贝格从内心深处更加证实了他对希特勒的看法 。他曾说过,一定要铲除国内的这些垃圾 。
1943年在北非,施陶芬贝格不幸遭到美军飞机的袭击,身负重伤,导致失去左眼和右手,双腿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伤害 。随后他被送往慕尼黑接受治疗,在这期间,他以惊人的毅力学会用三个手指写信,不吃任何镇痛药,战争的伤痛坚定了他的决心,他意识到,只有干掉希特勒才能挽救德国 。伤愈,他决心拯救德国,找机会杀掉希特勒!
1944年,他精心谋划了瓦尔基里行动,计划天衣无缝,彰显了其优异的军事才能 , 如果不是这样,他也得不到希特勒的信任担任本土国防的司令官 。俗话说的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希特勒命不该绝,捡了一条命 。虽然行动失败,但直接冲击了希特勒和国防军的关系,隆美尔也卷入其中,这导致希特勒不再信任国防军 , 涉及此案被处决的高达5000多人,间接上推动了纳粹德国的覆灭 。
以上说那么多,只是大概让读者认识到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思想根源 。笔者纵观整个事件,一直想一个问题,难道希特勒死掉德国就能逃过盟国的裁决?就能脱离战争复兴了?未必,在德军内部的反抗组织里,像施陶芬贝格这样的人有着相似的出身及背景,他们是德军传统势力的代表 。他们并不反对战争,只是反对的是战争的形式,这是一种矛盾心理在作祟 。当一个人长期坚持自己的原则却做着与自己意愿相悖的工作,心理上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会产生强烈的落差,从而走向极端,施陶芬贝格就属于这种情况 。笔者相信像他们这些自小受普鲁士军国主义熏陶的军官很难说他们热爱和平 , 只能说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不是他们想要的,这才是反纳粹思想的根源所在 。
【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意图是什么?施陶芬贝格出身】从另外的角度来评判这个事件,也说明一个让人欣慰的事情,那就是无论人类社会发展成多么专制、对么独裁,人性还是向往自由的,还是会有反对声音的出现,这就是人类发展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