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细胞》:全身切碎也能再生,哈佛科学家揭开神奇生物的干细胞形成之谜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2022年度科学突破投票现已启动
三斑黑豹蠕虫是一种非常不起眼的小蠕虫 , 生活在海底软泥中 , 但它们却是地球上再生能力最强的动物之一:整个头被砍掉 , 没多久就能长出一颗新头 , 嘴巴、神经系统俱全;甚至全身切成碎片 , 每一块都可以长出完整的个体 。
最新《细胞》:全身切碎也能再生,哈佛科学家揭开神奇生物的干细胞形成之谜
文章图片
▲三斑黑豹蠕虫(Hofsteniamiamia)(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Credit:MansiSrivastava&KathleenMazza-Curll)
超强的再生能力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好奇 。 哈佛大学的MansiSrivastava教授多年前在野外采集到三斑黑豹蠕虫后 , 开始在实验室进行培养 。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基因技术等 , Srivastava教授希望这种小动物可以向人类透露再生的秘密 。
“具备再生能力的动物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体内存在着成体多能干细胞(aPSC) 。 ”在Srivastava课题组研究干细胞的博士生JulianO.Kimura说 。
我们知道 , 干细胞具有分化潜力 , 可以修复、替换各种类型的细胞 , 重新制造缺失的身体部位 。 不过 , 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动物中 , 成体干细胞只限于再生特定类型的细胞 , 比如毛囊干细胞只能制造毛发 , 肠道干细胞只会为肠道提供补充 。 三斑黑豹蠕虫以及许多其他无脊椎动物(如海绵、水螅、海星等) , 成年个体拥有的多能干细胞 , 几乎能够再生任何类型的细胞 。
在这篇《细胞》杂志刚刚上线的研究论文中 , 研究团队便以三斑黑豹蠕虫为例 , 从发育起源的角度 , 揭示了成年多能干细胞是怎么产生的 。
为了找出多能干细胞的发育轨迹 , 研究人员首先基于之前开发的新技术 , 让蠕虫的胚胎细胞发出绿色荧光 , 再用激光照射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细胞 , 则可以使之变成红色 。 利用这种方法 , 研究人员在胚胎刚刚发育到8个细胞的早期阶段 , 逐一改变了每个细胞的颜色 , 追踪它们分裂产生的细胞后代 。
最新《细胞》:全身切碎也能再生,哈佛科学家揭开神奇生物的干细胞形成之谜
文章图片
▲通过转换荧光颜色 , 研究人员逐个追踪胚胎中每个细胞的发育轨迹(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Credit:JulianKimura)
胚胎发育到16个细胞的阶段 , Kimura注意到一对特殊的细胞 , 从分布特征等外观来看 , 它们很像成新细胞(neoblast) , 也就是未分化的全能细胞 。 进一步追踪发现 , 唯有这对细胞产生的后代细胞会在再生期间制造新组织 , 这种能力显示了它们具有干细胞属性 。
不仅如此 , 研究人员分析了这对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 , 来确认是否具有已知的多能干细胞基因表达特征 。 为此 , 研究人员把这对发红光的细胞的后代和所有其他发绿光的细胞分开 , 分别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检测两组细胞表达的基因 。 这组实验提供的数据进一步证实 , 16细胞期的这对细胞就是成体多能干细胞的源头 。
▲红色标记了胚胎16细胞期的两个细胞 , 它们分裂产生的细胞迁移至胚胎内部 , 成为干细胞(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Credit:JulianKimura)
“现在 , 我们知道了干细胞的细胞来源 , 接下来就有办法在细胞成熟过程中抓住它们 , 确定哪些基因参与了干细胞制造 。 ”Kimura说到 。
研究团队由此创建了一个单细胞水平的胚胎发育数据集 , 详细说明了从胚胎发育开始到结束的整个阶段 , 哪些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 , 以及哪些基因在制造干细胞的细胞谱系中有特殊的表达 。
最新《细胞》:全身切碎也能再生,哈佛科学家揭开神奇生物的干细胞形成之谜
文章图片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最终研究人员锁定了一组基因 , 包括转录因子Hes、FoxO和Tbx等 , 可能是形成多能干细胞的重要控制者 。 研究人员指出 , 这组基因的同源物在人类干细胞中也有重要作用 , 它们起作用的方式可能在不同物种中具有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