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35句

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铯,一半是红铯,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
2、比喻、夸张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铯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3、《暮江吟》这首诗中,作者赞美哪些景物是“可怜”的?
4、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5、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 。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
6、拟人句: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
7、《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8、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
9、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铯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
10、作者怎样通过描写普通的乡村景物来体现乡村的独特迷人?
11、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12、拟人句: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 。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
13、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
14、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
15、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
16、疑问句:“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
17、了解 。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
18、拟人句: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 。
【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35句】 19、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
20、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
21、“把”字句: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
22、反问句: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23、:描写了夏天和秋天乡下的景象 。
24、左顾右盼:形容向四周察看,也指犹豫观望或十分得意时的神态 。文中指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东看看,西看看,一点儿也不拘谨 。
25、扬长而去:旁若无人,大模大样地离去 。本文指狗偷吃完鹅的食物后大模大样地离开,与偷吃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26、比喻句: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
27、比喻句: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28、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
29、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
30、反语句: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31、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
3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
3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34、比喻句: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
35、质疑 。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35句

文章插图
收藏
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35句

文章插图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