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新形势下医院如何避免成为疫情“扩散器”?

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正有序推进 。 近期 , 很多专家已公开表示 , 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肺炎的病死率和重症率越来越低 。 目前 , 一些地方医院发热门诊排长队的现象引发关注 。 不少民众担忧 , 疫情防控“新十条”落地后是否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 。
在12月9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 , 接下来所有的医疗机构 , 都要接诊核酸阳性患者 。 做好医疗资源的准备 , 可以说是做好下一阶段医疗服务工作的“先手棋”和“关键棋” 。
她表示 , 目前 , 全国的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3.81万张 , 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是10.65万张 。 重症医学床位接近10张/10万人的水平 。 重症医学的医师总数是8.05万人 , “可转换ICU”储备医师10.6万人 , 重症专业的护士是22万人 , 另有“可转换ICU”护士是17.77万人 。
同时 , “新十条”要求 , 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院感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 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医疗救治和防院感强化责任、突出重点、严格管理 , 狠抓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 , 全力保障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和患者就医安全 。
发热门诊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哨” , 医院的战疫第一线正经受着新一轮考验 。
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卡 , 在新形势下 , 医院如何防止医护人员感染和维持正常诊疗秩序 , 各地医疗体系如何迎接新的挑战?
医院成了“最危险”的地方?
病毒学家、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 社会面感染病例变多 , 医护及病人中的感染者自然也会随之增多 。 因此 , 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一定要做到位 , 要尽力避免院感的发生 。
专家详解:新形势下医院如何避免成为疫情“扩散器”?
文章图片
2022年12月10日 , 南京 , 市民在鼓楼医院的核酸检测点排队参加核酸检测 。 人民视觉图
“院感防控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 要严格遵循专业的感染控制规章 , 包括通风换气的具体要求等 ,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找出感染者 。 ”金冬雁认为 , 无论医护人员还是患者 , 进入医院如果不查验核酸 , 就一定要进行抗原检测 , 必要时要在现场特定区域补做 。 通过抗原检测将感染者和非感染者分开 , 是防范院感的重要原则 , 抗原检测完全可以在防范院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彭劼对澎湃新闻表示 ,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 , 社会面上也会有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 。 这种情况下 , 发热门诊的就诊病患确实也会增加的 。 “关键是要用平常心来看待疾病 , 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做好个人防护 , 努力避免院感发生 , 维系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转 。 ”彭劼说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感科主任杨帆告诉澎湃新闻 , 随着社会面感染者增加 , 不少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时间滞后于发病时间 , 哪怕医院严格要求凭48小时甚至24小时核酸阴性结果入院 , 还是会有病毒潜在传播的风险 。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 医院的防护标准也要相应提高 , 总的目标是不能造成大面积的院内感染 , 压低压平感染峰值曲线 。
“住院的病人基本上还是相对脆弱的人群 , 我们要努力保护好他们 。 ”杨帆表示 , 坚持对住院患者开展核酸筛查 , 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 能有效避免病毒在住院患者中扩散 。
很多住院的老年患者往往有着基础疾病 。 彭劼建议 , 有条件的医院要设置过渡病房 , 新住院治疗的患者在那里度过观察期后 , 再转入普通病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