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冠救治如何提升?这份方案明确了12月底要实现的目标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 。 七普数据显示 , 我国农村已经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 , 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和17.72% 。
农村新冠救治如何提升?这份方案明确了12月底要实现的目标】为做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服务工作 , 保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及时救治 , 在农村地区 , 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 , 提升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 , 发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健康监测作用 , 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日发布《关于印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下称“方案”) 。
方案提出 , 发挥县域医共体牵头的县级医院(包括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 , 下同)在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 , 指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做好对辖区内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等特殊人员实施健康监测 , 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 。 统筹城乡医疗资源 , 按照分区包片原则 , 建立健全城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与县级医院帮扶机制 , 畅通市县两级转诊机制 , 提升农村地区重症救治能力 , 全力保障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农村新冠救治如何提升?这份方案明确了12月底要实现的目标
文章图片
为落实县域新冠分类分级诊疗工作 , 该方案对乡镇卫生院、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城市对口帮扶医院等主体的责任和任务予以进一步明确 。
首先 , 要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落实基层首诊和居家治疗 。 根据方案 , 乡镇卫生院要与县域医共体内相关成员单位按照《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要求 , 对辖区居民实施分级健康管理 , 及时指导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重点人群进行抗原检测 , 接收居民抗原自测异常报告 , 对抗原检测阳性者进行初步诊断 , 必要时指导居民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 , 指导做好居家治疗或者转诊工作 。
其中 , 对于高龄行动不便的 , 在病情允许情况下 , 原则居家或在养老机构就地治疗 , 必要时医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 , 不转出集中救治 。 超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 , 在县域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的指导下 , 及时将患者转诊 。
其次 , 在转诊方面 , 对于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心脏病、肿瘤等)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 , 转诊至亚定点医院治疗 。
对于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 , 以及基础疾病超出乡镇卫生院、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 , 转诊至县域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相应专科或者重症医学科治疗 , 情况紧急的可直接到有相应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 。 当县级医院不是三级综合性医院或能力不满足患者救治需要的 , 及时转诊至城市对口帮扶医院 。 若患者不具备转诊条件的 , 由城市对口帮扶医院派出专家组下沉县级医院指导救治 。
为提升县域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能力 , 方案提出加快县域医共体网格化布局 , 确保覆盖县域所有常住人口 , 加强县级医院重症和传染病医疗资源建设和准备 。
其一 , 做好重症医疗资源准备 。 县级医院是三级医院的 , 应当加快完成综合ICU监护单元建设和升级改造 , 确保用于感染新冠病毒的各类重症患者治疗的综合ICU床位数量不少于本院实际开放床位总数的4% , 且各重症监护单元可随时使用 。 同时 , 立即启动除综合ICU外其他专科重症监护床位扩容改造工作 , 参照综合ICU标准 , 对其供电、供氧系统进行改造 , 配备呼吸机、监护仪等满足综合重症救治需要的监护与治疗设备 , 确保需要时随时可投入重症患者医疗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