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有药”!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起邻里“互助圈”~

12月11日晚
延庆一组
社区居民的微信群聊
上了“热搜”
“我这里有药”!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起邻里“互助圈”~
文章图片
“我这里有药”!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起邻里“互助圈”~
文章图片
12月11日晚 , 市民李女士在社区微信群聊里发布了一条“求助信息” 。 此前 , 李女士因发烧、咳嗽在家进行了抗原检测 , 呈阳性 , 并被通知为新冠病毒感染者 。 随后李女士按时按量服药 , 经过几日的居家观察后 , 症状得到了缓解 。
但11日晚 , 李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轻微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 并有低烧 。 偏在这时 , 家里的药吃完了 , 家人又不在身边 , 网上下单要次日才能送达......一连串的状况让李女士担心起来 。
要不然问问邻居们?李女士想着 , 疫情期间 , 不仅是社区 , 楼里也建立起了微信群 , 大家时常交换防疫信息 , 互相支持打气 , 谁家有难处也都互相帮忙 。 这样想着 , 李女士把自己的“求助信息”发到了群里 。
微信群里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 有支持的、有送药的、有帮忙的 , 一时间 , 温馨的关爱通过互联网 , 让李女士一下安心了不少 。 11日晚上 , 孩子吃了药 , 睡了一觉 , 也并没有高烧 , 还能正常上网课 , 这让李女士欣慰不已 。
“我这里有药”!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起邻里“互助圈”~
文章图片
“我这里有药”!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起邻里“互助圈”~
文章图片
李女士:
现在 , 孩子的状态还挺好的 , 也不烧了 , 除了吃得不太多 , 其他也没有什么别的症状 。 经过大概5天吧 , 我也基本好了 。 其实挺感谢大家的 , 邻居朋友们知道后有给我发微信、有给我拿药的 , 我心里感觉特别温暖 , 也不慌了 , 非常感谢邻居们的关心 , 还有我们社区大家庭 。 现在我的药也到货了 , 如果谁有需要 , 我也可以出把力 , 当然 , 希望大家都用不到 , 都平平安安 。
“我这里有药”!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起邻里“互助圈”~
文章图片
“我这里有药”!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起邻里“互助圈”~
文章图片
邻居张女士:
其实 , 我觉得大家真不用囤药 , 家里的药本来就是应急用的 , 我家里一般就是备个一两盒 , 真有症状了 , 就吃点 , 然后就听医生的 , 对症治疗 。 所以 , 那天我看见我们群里邻居说他们家没药了 , 我就想着赶紧把我们家存的给送过去 , 远亲不如近邻 , 邻里邻间 , 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
“我这里有药”!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起邻里“互助圈”~
文章图片
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
这次 , 看见大家在群里特别温馨地互动 , 我们也特别感动 。 疫情期间 , 我们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 主要是帮助社区居民以楼道为单元建立了微信群聊 , 基本上是两个单元一个群 , 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我们通过群 , 把最近的防疫政策、知识通过小群 , 精准发送给居民 ,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也在群里 , 日常居民有什么诉求 , 有什么要求 , 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解 , 及时处理 。 特别是在群里 , 大家有一些相互关心、相互支持、需要大家帮助的 , 我们看了也特别感动 。 你家少了什么 , 我家有的 , 马上送过去 , 谁家有什么急事 , 大家一块支招 , 邻里间的守望相助 , 让大家减少了很多焦虑 , 有了很多的安心 。 我想 , 这就是我们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应该发挥的作用 。
邻里间嘘寒问暖的相互照应充满了生活气息 , 整个社区更像一个大家庭似的 , 充满着人情味 。 一句“我家有” , 消除了特殊时期的用药焦虑 , 一句“我可以帮忙”送去了有力支撑 。 共建、共治、共享 , 社区和邻里之间用点滴情谊建立起的“互助圈” , 转化成眼前一句句暖心的字眼 , 一个个善意的举动 , 令人倍感温暖 ,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暖风 , 让这个寒冬里的延庆暖意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