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通知:年底前,全国配齐这些医疗设备(附清单)( 二 )


发热诊室(门诊)医护人员应相对固定 , 原则上 , 发热门诊要24小时开放 , 发热诊室配备至少1名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医师 , 并做好应急预案 。 根据就诊量增配相应的医护人员 , 完善消毒、检查检验、应急抢救等相应设备和药品配置 。
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设备配置参考标准如下:
【聚焦】国家通知:年底前,全国配齐这些医疗设备(附清单)
文章图片
此外 , 各地要按照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的15-20%配齐配足中药、解热、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盒 。
《方案》还谈到 , 要增强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 。 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配送中药和抗原检测试剂盒 , 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 , 提高乡村医生为新冠肺炎重症高风险人员提供抗原检测指导、居家健康监测、药物对症治疗的能力 。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持作用 。 各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 加强辖区内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分级分类救治工作的指挥调度 。 县域医共体内部要实现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远程医疗全覆盖 , 上级医院通过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能力 。 工作组统筹推动县域医共体与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城市对口帮扶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 ,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
《方案》明确 , 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 , 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 , 加大投入加强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和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建设 , 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
03
12月底前 , 全国ICU设备扩容改造
面对多地阳性病例激增 , 重症救治能力和资源储备成为打赢这场仗的关键所在 。 我国现有重症救治资源如何?
12月9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 目前 , 全国的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3.81万张 , 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是10.65万张 。 重症医学床位接近10张/10万人的水平 。 重症医学的医师总数是8.05万人 , “可转换ICU”储备医师10.6万人 , 重症专业的护士是22万人 , 另有“可转换ICU”护士是17.77万人 。
重症资源的准备方面 , 焦雅辉谈到 , 要求各地要把二级医院重症监护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按照标准进行改造 , 作为三级医院重症资源的重要补充 。 要求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 。
此外 , 对于各个专科ICU , 要按照综合ICU的标准来进行扩容改造和建设 。 再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ICU床位 , 需要的时候 , 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转换成重症ICU的资源 , 保证综合ICU和可转换ICU能够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8% 。 另外 , 还有一部分专科ICU床位作为重要补充 。
“所有这些扩容和改造工作 , 我们要求各地务必在12月底之前完成 。 ”焦雅辉提到 。
据观察 , 12月7日发布的《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中指出 , 加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分级分类就诊转诊 。
以新冠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 , 转诊至医联体对应的定点医院集中治疗 , 其中危重型病例收治于ICU病房 , 重型病例收治于亚ICU病房 , 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例收治于普通病房 。
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 , 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 , 转诊至医联体牵头医院治疗 , 牵头医院不是三级综合医院或能力不满足患者救治需要的 , 转诊至与医联体建立协作关系的三级医院 。
距离12月结束仅剩最后三周 , 全国范围内正掀起新一轮设备采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