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舱故事 | 亲爱的,今天我回家!

他冲锋在方舱抗疫一线 , 她坚守在医院后方大本营 。 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广东省中医院人 。 在不同的岗位上 , 他们始终默默践行着白衣天使的职责使命 。 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再次相见 。 今天 , D19舱关舱 , 我想对你说:“亲爱的 , 我回家了!我很想你!”
左天(芳村医院重症医学科)写给妻子蒋璐(医院伦理办公室):
在方舱工作的34天 , 医院竭尽所能为我们医疗队提供最好的后勤和物资保障 。 医院食堂不时为我们送来营养餐和糖水 , 天冷了还第一时间给我们配备羽绒服 , 后勤组了解每一位队员的需求并尽力满足 。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医院大后方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 。
还记得收到出发消息的那天下午 , 我给你打电话 , 说我要去支援方舱 。 你刚开始有些惊讶 , 沉默了一会儿 , 说了一句“你注意做好防护” , 就匆匆挂断电话去忙了 。 抱歉 , 没有提前告诉你 , 我知道你内心有一丝委屈 , 更有一些担心 。 但我知道 , 无论如何你都会百分百配合医院工作安排 , 支持我的决定 , 就像之前的每一次 。
从大一认识你 , 一直到研究生毕业 , 我们又一起在省中医实习、留院工作 , 可以说省中医院见证了我们的学习、成长、立业、安家、结婚、生子 。 医院之于我们 , 就像一双温暖的手臂 , 时刻保护和呵护着我们 , 成为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和依靠;而我们的小家 , 则更像是大院里的一间小暖房 , 为我们遮风挡雨 , 感受天伦之乐 。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 , 哪怕疫情侵袭 , 哪怕只能两点一线 , 那也是家与家的距离 , 始终觉得安心和暖心 。
我在ICU工作 , 经常要上夜班 , 熬夜通宵更是常事 , 回家了经常倒头就睡 。 故而家里的柴米油盐基本上都是你在操持 。 你的工作也很多 , 实在是辛苦你了 。 因为家里只有一位老人带孩子 , 妈妈身体不好 , 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 , 经常腰腿都直不起来 。 她为我们承担了太多 。 平时我尽量多带孩子 , 减轻你俩的负担 , 估计我这一走 , 你们两个人要忙得够呛 。 好在我们一家人性格都开朗乐观 , 互相理解互相关心 , 一起为整个家庭、为孩子营造出最舒适的温度 。
疫情三年 , 我们一家人经历了几次短暂的分离 , 这期间医院和科室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也让我难忘 。 其中2021年 , 荔湾南片区封控 , 我们芳村医院各科室职工纷纷主动从家里赶回医院驻守岗位 。 那时我们的儿子刚刚满月 , 黄疸和湿疹尚未褪去 。 在医院留守将近二十天 , 医院和科室把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安排妥当 , 并且尽可能为各个家庭解决困难 , 让我们无后顾之忧 。 等到解封的那一天 , 当我回到家中时 , 激动地抱起襁褓中的孩子 , 看到他黄疸已无、湿疹渐退的小脸时 , 工作的意义和生活的幸福之感顿时涌上心头 , 让人沉醉 。
这次来到方舱 , 是我第一次直面如此庞大数量的阳性患者 , 而且是来到一个新建的方舱里 , 一切都是从无到有 , 亲身经历了方舱医院配套设置和工作制度的逐步建设和完善 。 在这里收治任务急 , 管理患者病人基数大 , 工作环境和条件更为复杂严峻 , 且面临许多从未遇过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故而更多考验我们综合素质 , 除了基础医疗保障工作外 , 更包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医患沟通、组织协调、自我调节等诸多方面 。 真的好似一场在枪林弹雨中的实战 。
儿子现在一岁半了 , 虽早已识人却仍不会说话 。 我有一个希望 , 等我回到家的那一刻 , 又一次抱起孩子转圈圈的时候 , 他会不会清脆地、清晰地喊我一声“爸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