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舱故事 | 亲爱的,今天我回家!( 三 )


在方舱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 , 我是D区的副区长 , 我们区病床是一楼四个区中最多的 , 组员们会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在酒店加班 。 方舱整个团队很团结 , 大家凝成一根绳 , 一股劲 , 无论身在何职 , 都是尽心尽力 , 互相补位把工作做好 。 医院也特别暖心地为我们准备营养餐 , 让我深深体会到大后方的关爱 。
我们舱里有位87岁的阿婆 , 入舱时疲倦、全身乏力 , 纳差 , 当时我们就建议转往定点医院进一步监护治疗 。 患者家属觉得我们舱环境不错 , 医护人员也十分关照阿婆 , 因此选择继续留舱 。 经过我院辨证施治的中药 , 现在阿婆已经精神奕奕地出舱回家了 。 看到患者一个个出舱回家 , 真好!
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想你们 , 每次视频聊天时 , 你们温暖的鼓励都让我忘记了疲惫 , 连2岁多的儿子都会奶声奶气地说:“爸爸要加油 , 早点打败病毒后回来!”心里暖暖的 , 感觉辛苦也是值得的!
19舱故事 | 亲爱的,今天我回家!
文章图片
何梓阳(大德路总院皮肤科)写给妻子王彩仁(大德路总院皮儿科):
“放心去吧 , 你照顾大家 , 我照顾小家 , 你在前线 , 我在后方 , 我也算间接参与抗疫了 。 ”我永远记得你对我说这句话时坚定的眼神 。 平时你那么温柔 , 可是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却特别有力量 。 我们5岁的女儿知道我马上要动身前往方舱 , 也对我说:“爸爸 , 等你回来 , 我会跟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介绍你是去过方舱的大白 , 让大家表扬你!”
其实不只是我们这群去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人 , 很多人都在默默付出 。 当广州疫情开始吃紧的时候 , 我们因医院感控需要和居住地封控原因影响上班和正常的家庭生活 。 当时女儿奶奶因跌倒骨折 , 女儿上学放学无人接送 , 老少都需要照顾 , 加之我们还要上班 , 内外无法应付 。 当时家庭内部商量后 , 女儿爷爷连夜抵穗 , 把女儿和奶奶接走 , 我们也连夜收拾行李留守医院 , 保证医院的工作不受影响 。 其实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在默默为抗疫工作奉献 , 每个人都是抗疫英雄 , 都值得赞扬 。
其实这几年 , 每次医院发出抗疫号召 , 我都非常积极报名 , 我是一名党员 , 我希望能够为医院、为社会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 这也是省中医院教会我的职责和社会责任 。 方舱是一个小社会 , 我们除了“治病” , 还要“治心” , 我相信我们心怀“仁爱”之心和“病人至上”的价值观 , 一定能够不负众望 , 把方舱的患者治疗好 , 服务好 。
同为医院职工 , 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科室 , 但是我们同样是好战友 。 在医院 , 我为你定糖水、老火汤 , 你在我值班的时候送宵夜和衣服 , 这是相互关心;在家里 , 我帮你的护理查房查文献 , 你教我做PDCA和精益项目 , 这也是工作上的支持 。 心中有爱 , 不管是在家还是在院 , 都会美满 。
19舱故事 | 亲爱的,今天我回家!
文章图片
19舱故事 | 亲爱的,今天我回家!】初审/编辑:张靓雯
复审:庄映格
终审/责编:宋莉萍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