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晋”乡村看振兴|黄河滩地稻米香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运城12月13日消息(采访人员郎麒)说起水稻 , 很多人脑海里的第一个画面都是在南方的水田里插秧种植 , 而在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黄河岸边的滩涂地 , 这里的水稻不用插秧 , 一年虽然只能收获一次 , 但是给农户们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 近日 , 该县荣河镇水稻种植基地里的19000多亩滩涂水稻收割已近尾声 , 一台台收割机驶过 , 留下颗颗饱满的稻谷 。
走“晋”乡村看振兴|黄河滩地稻米香
文章图片
近两万亩水稻收割已近尾声(央广网发运城广播电视台供图)
而就在几年前 , 这片滩涂地上种植的还是小麦、玉米、棉花 , 一旦黄河水位上涨 , 作物就会受灾减产 。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 在黄河边长大的薛强胜从东北引进了6个水稻品种 , 开始尝试 。 “经过3年试验 , 种植成功了 , 产量也一年比一年高 。 ”薛强胜说 。
走“晋”乡村看振兴|黄河滩地稻米香
文章图片
稻穗迎风飘荡 , 稻谷颗颗饱满(央广网发运城广播电视台供图)
薛强胜在黄河滩上种植水稻成功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了四邻八乡 , 不少农户也加入进来 , 大家组建了合作社 , 统一购置肥料种子 , 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 水稻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000亩增加到了现在的近两万亩 , 产品也远销东北、宁夏等地 。 “我们刚从地头收回来 , 就有人打电话定购了 , 生长周期长品质就好 , 买的人也多 。 ”看着自家438亩的水稻颗粒归仓 , 种植户薛宪红喜上眉梢 。
走“晋”乡村看振兴|黄河滩地稻米香
文章图片
冬日的黄河滩涂一片金黄(央广网发运城广播电视台供图)
运城地处黄河中游金三角地带 , 独特的光热资源禀赋 , 使得这里的农作物品质好、产量高 。 滩涂水稻从每年的5月中旬开始直播 , 10月底大面积成熟 , 12月初进入收获期 , 生长周期长达半年多 。
走“晋”乡村看振兴|黄河滩地稻米香
文章图片
运城滩涂水稻种植总面积六万亩左右(央广网发运城广播电视台供图)
走“晋”乡村看振兴|黄河滩地稻米香
文章图片
已包装好准备发往全国各地的大米(央广网发运城广播电视台供图)
走“晋”乡村看振兴|黄河滩地稻米香】截至目前 , 运城滩涂水稻种植总面积六万亩左右 , “算下来 , 一亩水稻种植的效益 , 比常规的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效益还要好 , 适合滩涂地区发展种植 。 ”运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徐隽铭告诉采访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