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更应保持运动

现代社会 , 老年人独立生活 , 居家养老的意望和趋势越来越明显 , 这需要有较为健康的身心来保障 。 而老年健康不能靠一味静养 , 要积极主动又力所能及地参与运动和活动 , 儿女们最明智的孝顺之举就是还他们这种权利和机会 。
口述:陈方灿|采写:柏强
摘自:《新体育》2020.11刊102-103页
养老更应保持运动
文章图片
敬老养老有误区
我在美国国家研究院做博士后时 , 研究方向是老年人的伤病预防和康复 , 回国后虽主攻运动康复 , 但仍一直关注老年健康 , 尤其是我国步入老龄社会之后 。
随着社会生活的改观 , 儿女对年迈父母的照顾也更上一层楼 。 不过 , 其中也有不少令人遗憾的问题 , 以下讲4个身旁老人的生活片断 。
我与朋友郊游 , 他的父母也在 。 我发现 , 这对60多岁的老人不太敢参与我们的野外活动 。 我关切地问一位老者:“您哪里不舒服吗?”老人答道:“没有 。 只是因为年纪大了 , 参加你们的活动伯身体受不了 。 ”我又问:“您以前喜欢什么运动?”答:“跑步 , 但早就停止了 。 孩子们说上年纪的人不能跑步 。 ”
我让老人跑跑给我看 。 他小心翼翼地跑了几步 。 我看到 , 他那肌肉萎缩的腿跑起来很是生硬 。 这样跑步的确不太安全 , 于是我说:“我来教您 , 为了保护膝关节 , 您现在跑步要轻一点 , 别给自己带来太大冲击力 , 就像打太极拳 。 ”老人很认真地学习新技术 , 很快按照太极跑法轻快跑起来 。 他兴奋地说:“没想到我还能跑步 , 好久没这样运动了 , 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 。 ”
那年 , 我去拜访小学老师 , 发现他从原来没有电梯的4楼搬到了一楼 。 老师说 , 孩子们考虑到他年岁大了 , 每天上下楼太费力 , 也怕伤膝盖 , 就决定让他换到低层住 。 我心中一怔:儿女的初心是好的 , 不过 , 老人没有每天的爬楼梯未必是好事 。 果然 , 过了一段时间 , 我再去看老师 , 发现他的两条腿明显不如以前有力 , 从沙发站起来都费劲 , 走路也没那么快了 。
另一位老人退休前喜欢走路上下班 , 来回约10公里 , 而且每天忙前忙后 , 充满活力 , 身体也没什么毛病 。 退休后 , 运动量和活动量突然降下来 。 孩子不在其身边 , 只是一再嘱咐他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 老人一下子失去习惯的生活方式 , 独自生活 , 吃了睡 , 睡了吃 , 没事就去医院 , 病越看越多 。 短短几个月 , 精气神没了 , 人明显变老 。
我还知道一对朴实老夫妇 , 原本住在农村 。 孩子事业有成 , 为让父母晚年幸福 , 买了一套房 , 把他们接到城里住 , 还请来阿姨照料生活 , 出门有汽车 , 进屋有热饭 。 谁知 , 习惯了上山下田 , 生活自理的老人不但高兴不起来 , 而且身体在一天天退化 。 其中一个老人病倒了 , 久治不愈 , 可是回到乡下后 , 又神奇地好了 。
养老更应保持运动
文章图片
养老并非不运动
安享晚年 , 颐养天年 , 是每个老人所期 , 也是每个孝顺儿女所望 。 老人要活得有尊严 , 必须有好的身体、清醒的头脑和一定的生活能力 。 上述四例中主人公的境况却有些事与愿违 , 这与儿女们的过度“孝心”不无联系 , 更与人们认知和实践中的一些误区有关 。 现在有一种流行说法 ,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 , 运动应当减少 , 甚至不要运动 , 以静养为主 。 一些老人本来没有什么运动损伤和大毛病 , 却被忠告避免以往的体育运动和身体活动 。 调查发现 , 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老人不做任何身体运动 。 年龄越大 , 运动越少 。 本文第一个例子就是典型 。 事实上 , 用进废退 , 老年人适当运动 , 对于保持身体机能 , 延缓衰老和退化是有益的 。 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65岁以上的老人每周应当保持150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