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脚的由来 过去女人裹脚的由来


裹脚的由来 过去女人裹脚的由来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过去女人裹脚的由来,裹脚的由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裹脚也叫缠足,始于五代末 。
2、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和古文献知道,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制,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一味沉湎于声色、诗词、歌舞之中,整日与后妃们饮酒取乐 。
3、宫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嫔妃 , 原是官宦人家女儿,后因家势破败,沦为金陵歌妓 。
4、她生得苗条,善于歌舞 , 受李煜的宠爱 。
5、李煜诏令筑金莲台,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缨络,台中设置各色瑞莲 。
6、令窅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著素袜舞于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
7、李煜看了,喜不自禁 。
8、此后,窅娘为了保持和提高这种舞蹈的绝技,以稳固受宠的地位 , 便常用白绫紧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菱型” , “新月型”,其舞姿也更为自然 , 美不胜收了。
9、时人竞相仿效 , 五代之后逐渐形成风气 , 风靡整个社会 。
10、 北宋时期,太平老人著<<袖中锦>>中更进一步评论说:“近世有古所不及三事:‘洛花、建茶、妇人脚’ 。
11、”可见北宋时期已经把女人裹小脚与洛阳艳丽的牡丹、建州馨郁的香茗并指为天下之奇!南宋初年,赵令时撰词《浣溪沙》,其中一句:“稳小弓鞋三寸罗 。
12、”从此,“三寸金莲”成为妇女小脚的代称 。
13、到南宋末年,妇女裹脚已经比较普遍 。
14、到元代,竟使妇女以不裹足为耻辱了 。
15、 女人裹脚不是从清代开始的,一直上推,大约产生于五代或宋初 。
16、反正 , 唐朝人不裹脚 。
17、裹脚之风兴盛于明清 。
18、 宋朝时只有高贵女人才裹脚,普通妇女是不裹的 。
19、而且当时对裹脚的要求只是纤直,还不至于到后世伤筋动骨那么厉害 。
20、 据说,古代女人裹脚是因为南唐后主李煜喜欢观看女人在“金制的莲花”上跳舞,由于金制的莲花太?。?舞女便将脚白绸裹起来致脚弯曲立在上面,跳舞时就显得婀娜多姿 , 轻柔曼妙,本来是一种舞蹈装束,后来慢慢地从后宫向上流社会流传,在以后,民间女子纷纷仿效,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习俗,成为一种病态的审美 。
21、 对女子来说,美是重要的 。
22、是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至于能不能走路,谁在乎呢? 为什么中国会流行裹脚呢?大致有两个原因 , 一是统治者的意志对天下百姓的影响,另外就是文化人欣赏和赞美 。
23、裹脚就起源,就与统治者相关 。
24、据说裹脚是起源于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嫔妃们用布把脚缠成新月形,在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后主认为这是至美,于是后宫中就开始缠足,后来又流传到民间 。
25、只要皇帝喜欢什么,民间一定会流行什么,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号称自己是道教皇帝 , 所以,道教在唐朝达到了发展的颠峰 , 乾隆皇帝酷爱书法,所有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李后主喜欢小足女人,所有就流行了裹脚 。
26、关于裹脚的起源,还有几个说法,有说是起于南朝齐废帝妃潘玉奴 , 有说是起于唐末,有说是起与隋炀帝等等,但是无一例外地都与统治者们发生了关系,这也说明了这个原因 。
27、 除了统治者的意志之外,那就是文人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
28、古代妇女很注重头饰 , 然后就脚了,成语“品头论足”、“品头题足”都有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的含义,头和足,成为文化人眼里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 。
29、文化人有很多对小脚的赞美之词,什么“金莲”、“三寸金莲”、“香钩”等等 , 都是文化人赋予小脚的赞美之词,苏东坡《菩萨蛮》咏足词云“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个标准:瘦、小、 尖、 弯、 香、 软、 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真是博大精深 。
30、最标准型的是3厘米宽10厘米长[就是所谓三寸金莲]裹足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 是被封建统治者所扭曲了的社会思想畸形的表现之一 。
31、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颁布了解放缠足令 。
32、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革除了裹足的陋俗 。
【裹脚的由来 过去女人裹脚的由来】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