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产业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本文转自:民族日报
牛羊产业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文章图片
牛羊产业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文章图片
马外力尤正在给牛喂草
牛羊产业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文章图片
本报采访人员周俊清通讯员周建博
冬日的早晨 , 广河县庄窠集镇对康村群众马外力尤早早就在养殖合作社的牛圈里忙碌 , 喂草饮水、整理圈舍……“我养的主要是牦牛、西门塔尔牛和基础母牛 , 牦牛是从青海拉过来的 , 喂养三四个月后转手卖到四川 , 现在买进一头牦牛6000多元 , 卖出的价格在12000元左右 , 除去成本每头有2000多元的利润 。 ”马外力尤对采访人员说 。
七年前 , 马外力尤还只是在外地搞牛肉批发的生意人 , 近年来 , 在县委、县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下 , 他成立的养殖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 , 每年存栏、出售的牛多达1000多头 , 俨然成了村里有名的“牛状元” 。 养殖规模扩大后 , 对于饲草的需求量增大 , 在马外力尤的带动下 , 对康村群众纷纷开始种植青贮玉米 , 拓宽了增收渠道 。
马外力尤说:“现在村里有七八十户群众入了股 , 我们每年10月份左右分红 , 入股1万元可以分红1000元 。 ”作为养殖带头人 , 马外力尤白天忙着养牛 , 晚上学习养牛技术 , 牛什么时候吃料、什么时候饮水、什么时候驱虫他都熟记在心 , 虽然辛苦 , 但看着合作社里一头头膘肥体壮、毛色发亮的牛 , 他就格外开心 。
“今年 , 合作社大大小小卖了600多头牛 , 纯利润100多万元 。 ”说起今年的收入 , 马外力尤的脸上流露着收获的喜悦 。 在他心中还装着一项要带领村民一起奔小康的计划 , 明年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 。
家家户户搞养殖的对康村只是广河县发展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 目前该县牛羊养殖合作社发展到了506家、规模养殖场356家、规模养殖户1.6万户 , 牛存栏14.3万头 , 羊存栏135万只 , 农户中搞养殖的有3.5万户 , 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1% , 养殖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以上 。
牛羊产业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广袤农村 , 大有可为 。 广河县坚持把培育壮大牛羊产业作为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 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 , 延伸生产链 , 补齐供应链 , 强化产业链 , 抓好农村产业发展 , 吸引了越来越多像马外力尤一样的群众发光发热 , 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