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呼吸道传染病 请收好这份指南

防控呼吸道传染病 请收好这份指南】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防控呼吸道传染病 请收好这份指南
文章图片
袁艳华在工作中
■阅读提示
大雪节气已过 , 天气日益寒冷 , 开窗通风减少 , 室内活动增多 , 再加上供暖启动后 , 屋内温度较高 , 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 感冒、咽炎、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 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疾病也随之进入高发期 。 那么 , 对于呼吸道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怎么做才能预防呢?今天就邀请商丘市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科主任袁艳华给大家谈谈这方面的话题 。
主讲专家
袁艳华 , 商丘市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科主任 , 副主任护师 , 商丘市医学会第二届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河南省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
常见传播途径要记清
“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经常发生的疾病 , 易发生在冬春季节 , 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 易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措施 , 主要包括出门戴口罩、注意手卫生、避免出入人多的公众场合、加强锻炼等 。 ”袁艳华说 。
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 袁艳华说 , 常见的主要有两种:
一是空气传播 , 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 , 患有流感、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 , 其呼吸道分泌物中会含有病原体 , 在患者打喷嚏、咳嗽时会将病原体排出到周围空气中 , 这时如果健康人吸入一定量的病原体后就可能致病 。
二是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 这包括餐具、玩具、床、被褥等 , 有些呼吸道传染病也会通过此种方式传播 , 如流感患者含有病原菌的体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等可能会遗留在周围环境物品中 , 只要有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 , 健康人就可能会被感染 。
了解这些常见的传播途径 ,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 有利于作好防护 。
正确戴口罩很重要
“由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空气进行传播 , 危害性较大 , 因此 , 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里 , 戴口罩可以说是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最核心的一个防控措施 , 正确选择和规范戴口罩 , 才能有效阻断疾病的传播 。 ”袁艳华说 。 常见的口罩有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 医用外科口罩分为3层 , 外层有阻水作用 , 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至里面;中层有过滤作用 , 可阻隔空气中大于5微米的颗粒 , 过滤效果大于90%;贴近口鼻的内层有吸湿的作用 。 所以 , 戴口罩之前要先分清楚它的内、外面 。 通常来说把深色的面朝外 , 浅色的面朝内 , 含有金属条的一端向上 , 然后将口罩上下完全延展拉开 , 遮住口鼻 , 将双手食指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 , 由中间向两边移动 , 慢慢向内按压塑形 , 直至紧贴鼻梁 。 再适当调整口罩 , 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 确保口罩密闭性 , 才可以起到更好的阻断作用 , 注意戴口罩前清洁双手 。
高级别的是医用防护口罩 , 医用防护口罩外表面多了一层防血液、体液喷溅的作用 。 比如接触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近距离(≤1m)接触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或进行产生气溶胶操作时 , 就要戴医用防护口罩 。 医用防护口罩的国家标准是GB19083-2010 , 戴医用防护口罩需要有熟练的专业技巧和方法 。 建议仅在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 , 到医院就诊时才戴医用防护口罩 。
一般情况下 ,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使用4小时后应及时更换 , 最长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 。 如果过度潮湿、有污染时要及时更换 , 口罩长时间不更换 , 内部附着人体呼出的蛋白质和水分等物质 , 易产生细菌 。 无论是哪种口罩 , 戴一个即可达到相应的防护效果 , 多戴不增加防护效果 , 还会因密合不到位 , 增加口罩正面阻力 , 导致口罩与面部缝隙漏气 , 增加感染的风险 。 注意不要使用蒸、煮、喷酒精等方式循环使用一次性口罩 , 这样会降低防护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