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24小时完成两例“换心”手术

本文转自:人民网
近日 ,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医院)吴锡阶副院长带领的心脏外科团队在24小时内两次跨市取心 , 成功完成两例“换心”手术 。 目前两名患者恢复良好 , 均已回到普通病房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
48岁女子饱受心衰折磨难以平躺生活质量极差
对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而言 , 心脏移植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 但因为供体少 , 很多需要移植心脏的患者 , 还没等到配型合适的心脏就离开了人世 。 一旦宝贵的供体出现 , 一场关于生命的接力就此紧张地拉开 。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24小时完成两例“换心”手术
文章图片
患者恢复良好 , 正积极进行术后康复治疗 。 厦心医院供图
48岁的林女士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已经六七年 , 常年的心衰导致她出现咳血 , 难以平躺等症状 , 稍一活动就喘得厉害 , 生活质量极差 。 近期 , 她到厦心医院求诊 , 入院后经药物治疗 , 症状明显改善 , 但因心脏已经严重受损 , 移植成了她唯一的生存希望 。
焦急等待了一个多月 , 终于传来好消息 , 一名爱心捐献者的心脏和她配型成功 。 12月3日晚9时 , 厦心心脏移植团队迅速集结连夜奔赴龙岩 , 第二天清晨取得心脏后立即返回厦门 。 而在厦心医院的手术室内 , 手术团队提前为林女士做好了移植前准备 。 10时左右心脏安全送达厦心医院手术室 , 移植手术正式开始 。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 , 这颗宝贵的心脏在林女士的胸腔里重新有力地跳动起来 。
13岁男孩心脏是常人两倍病情恶化一脚踏入鬼门关
就在林女士紧张的进行心脏移植期间 , 厦心团队又接到了第2例配型合适的供心消息 。 对患者来说这无疑是幸运的 , 但24小时之内接连进行两台复杂的心脏移植手术 , 对手术团队无缝衔接和连续高强度“作战”也是一次考验 。 “一个配型合适的心脏太难得了 , 患者等不起 , 我们必须上!”短暂讨论后 , 厦心医院副院长吴锡阶率团队立即展开周密协调 , 调遣麻醉科、手术室、超声影像科、心外监护室、体外循环等精兵强将制定方案 。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24小时完成两例“换心”手术
文章图片
患者恢复良好 , 正积极进行术后康复治疗 。 厦心医院供图
分配到这颗供心的是13岁的男孩小杨 , 他同样患有扩张型心肌病 。 确诊一年多来 , 虽然进行规律的抗心衰治疗 , 但效果不理想 , 血压常年偏低导致浑身没力气 , 喘得厉害 , 而且心脏已经扩大到常人的2倍 。 因为年幼 , 家长刚开始难以接受心脏移植的方案 。 不料近日小杨二次急性心衰发作 , 病情持续恶化 , 经过多次沟通 , 纾解心理压力 , 最终小杨的父母同意心脏移植 。 幸运的是 , 就在录入器官分配系统后的第二天 , 小杨年轻的生命出现了转机 , 他分配到了合适的心脏 。
4日上午完成林女士的移植手术后 , 厦心心脏外科团队临时接到一台凶险的A型主动脉夹层急诊抢救手术 , 急诊完成夹层手术后几乎是无缝衔接 , 晚上又出发前往漳州取心 。 第二天早上不到8时 , 供心已经送达医院 , 医务人员马不停蹄进行移植 , 最终在上午10时左右 , 小杨的心脏再度“重启” , 在外等待的家属喜极而泣 。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24小时完成两例“换心”手术】短短24小时内成功完成两例心脏移植手术 , 充分体现了厦心医院作为国家卫健委、福建省政府共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解决疑难复杂危重心血管疾病的能力 。 “我们的移植团队平均每个月完成一两例的心脏移植手术 。 ”厦心医院王焱院长表示 , “及时得到配型合适的心脏很幸运 , 目前厦心医院还有不少患者在等待心脏移植 ,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器官捐献 , 让生命‘接力’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