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温度探访惊恐障碍患者:“连喝口水我都害怕会被呛死”( 二 )


文章图片
小羊入院治疗受访者供图
在惊恐障碍发作之前 , 黄淑仪曾经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 。
2015年 , 她与前夫结婚 , 而后便经历了长达4年的家暴 。 伤口、拳头、哭声……成了她至今无法摆脱的梦魇 。
黄淑仪与前夫育有一双儿女 , 每当她预感前夫要动手时 , 就会喊女儿快带着弟弟躲起来 。
后来 , 当她偶然看到被家暴的女人哭喊着说“宝宝不要怕”的视频时 , 她脑中就会闪现一模一样的场景 , 并开始流泪、呼吸困难、四肢不受控地发抖 。
即便她已远离前夫 , 并在新的城市安顿下来 。 可当看到相似的身影、同款的黑帽子、甚至路人的眼神 , 黄淑仪都会不由自主地恐慌起来 。
这份害怕常常来得没有预兆 , 也许是听到上班铃声 , 也许是同事讲话大声了一点 , 黄淑仪都会瞬间全身发麻 , “像是很多蚂蚁在我身上爬 , 毫无知觉地发作 , 我特别害怕别人看到我这个样子” 。
郭亨认为 , 惊恐障碍除了生理上的窒息不适感 , 心理层面就是身体感知能力“被剥夺” , 即无法控制自己的躯体和思维做出当下情境的正常反应 , 自主意识和身体之间的联系被不断地分离 。
“一切极端失控的发生会让我们本能地放弃控制 , 以用来防御此时此刻一切糟糕的感受 。 ”郭亨说 。
彻底放下焦虑后 , 生活和身体都重启了
在经历过4次惊恐障碍发作之后 , 北漂多年的高漫漫决定举家搬迁到山东威海 。
2017年 , 她从新浪裸辞 , 开始创业之旅 。 客户、工作室、家庭 , 高漫漫每天穿梭在北京的各个通勤交通线上 。
“头几年还挺有新鲜感 , 渐渐就力不从心了 , ”她自认为生活节奏尚可把控 , 没想到会被惊恐障碍打得措手不及 , “压力是无形之中存在于你的潜意识里的” 。
高漫漫去了医院 , 做过检查 , 也看过中医 , 那种像是“死过一次”的经历让她害怕 , 也终于意识到了来自身体的警告 。 加上家中的变故 , 她决定和家人离开这个环境 。
在网上看到的威海的旖旎风光一下就捕获了高漫漫的心 。 他们一家放下在北京的一切 , 在2021年坐上驶往威海的高铁 。 现在 , 她散步、爬山、游海 , 很少再为工作奔波忙碌 , “我彻底放下了 , 没有吃药 , 也脱离了原来的环境 。 我感觉身体重启了 , 再也没有发作过” 。
科学的温度探访惊恐障碍患者:“连喝口水我都害怕会被呛死”
文章图片
高漫漫在威海出游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邹宇川指出 , 惊恐障碍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 , 物理治疗次之 。 药物的治疗主要针对一些急性的症状和长期的焦虑问题 , 心理方面则包括内观治疗、认知心理、精神动力学等方面 。
“首先得让患者认识到 , 实际上他躯体上没有那么大的问题 。 再通过药物、心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 这个病是可以治好的 。 ”邹宇川说 。
郭亨补充说 , 惊恐障碍的治疗关键点在于接纳惊恐发生时带给自己人生的影响 。
“焦虑的本质是失控 , 而绝对的控制又不可能实现 。 我们应从焦虑感中规避一些潜在的威胁 , 从失控的一部分生活里找到新的机会和目标 , 慢慢变得松弛有度 , 学会用最舒服的姿态享受人生 。 ”郭亨说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