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最新的这5条提醒很重要,为家人为自己都要了解!

(来源:蕲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2月15日 ,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直播上进行了主题为《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科普讲座 。 钟南山院士的这几点提示 , 你需要了解:
钟南山院士最新的这5条提醒很重要,为家人为自己都要了解!
文章图片
直播截图
钟南山院士最新的这5条提醒很重要,为家人为自己都要了解!
文章图片
1.奥密克戎致病性大大减弱 , 绝大多数可在7-10天恢复
“当前全国范围内遭遇了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 , 特点是传播性强 。 ”钟南山院士认为 , 奥密克戎在不断变异 , 传播力越来越强 , 但致病性大大减弱 。 在早期 , 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气道和肺部 , 但经过两年变异后 , 奥密克戎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
从全国趋势看 , 奥密克戎感染后 ,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明显上升 。 对此 , 钟南山院士表示 , 他分析了今年9月份以来 , 国内广州、北京、重庆、郑州等城市的疫情情况 , 认为新冠疫情的病死率接近流感 。
钟南山院士最新的这5条提醒很重要,为家人为自己都要了解!】钟南山院士在演讲中提到 , 众多数据显示 , 奥密克戎传播性增强 , 致病力明显减弱 , 病死率降低至0.1%左右 。 奥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 , 绝大多数可在7-10天恢复 。 自己的孙女感染3天后恢复 。
2.感染过一次就相当于是打了一针疫苗 , 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
“数据显示 , 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后 , 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 。 ”钟南山院士提到 , 感染一次奥密克戎后 , 体内会产生抗体 , 就像是打了一次疫苗 , 对第二次重复感染会有很好的保护预防作用 。
谈及后遗症问题 , 钟南山院士表示 , 由于疫情发生至今只有三年 , 关于后遗症仍有很多争论 。 一些诸如嗅觉及味觉障碍、关节/肌肉疼痛、睡眠障碍、疲倦/乏力等临床表现 , 很多病例慢慢缓解 , 不见得是“后遗症” 。
研究显示 , 奥密克戎比德尔塔引起“后遗症”的比例更低 , 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 。 在感染前接种过疫苗的患者 , 出现后遗症的风险下降 。
3.“早晚要阳 , 不如早点阳”的想法不可取 , 越晚“变阳”症状或越轻
早也阳 , 晚也阳 , 不如大家早点一起阳?钟南山院士认为 , 这一看法是不对的 , 目前的防疫政策并不是主张大家躺平 。
“虽然奥密克戎并不可怕 , 但如果大家一起‘阳’ , 出现感染高峰 , 对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 ”钟南山院士强调 , 首先要特别注意加强疫苗的接种 , 多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揭示 , 新冠疫苗能够对预防和保护重症起到很好的作用 , 我个人特别鼓励异源序贯方式进行加强针接种;此外 , 个人要特别注意加强防护 , 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人群 , 更要注意自身的防护 , 当出现症状后 , 做好健康监测和自我隔离 , 将感染的高峰拉平一些 。
钟南山表示 , 实际上 , 感染新冠是一个自然规律 , 大家并不是主动要去得病 , 但由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很强 , 是大概率会感染 。 不过感染的时间拖得越晚 , 估计感染后出现辛苦症状的机会越来越少 ,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是这样 。
他表示 , 还是要以预防为主 。 “我相信到最后 , 会越来越多感染者是无症状 。 ”
4.奥密克戎毒株不存在“北强南弱” , 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从流行毒株来看 , 广州、重庆等地主要是BA.5.2 , 北京、保定等地主要是BF.7 。 针对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奥密克戎毒株“北强南弱”说法 , 钟南山院士解释 , 实际上 , 北方流行的BF.7毒株是在BA.5.2基础上的变异株 , 总体来看 , 南北两种流行菌株并没有明显(本质)差异 , 可能有北京的朋友觉得感染了BF.7之后更容易出现高热 , 酸痛感更明显 , 这可能跟气温或者菌株的进一步逃逸性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