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孙增涛:坚持做一个真实纯粹的中医人( 二 )


经此一役 , 孙增涛迅速成长 , 甚至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
感念:医生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在这世间 , 人命是最大的事 , 救人命是最大的任务 , 接受这项任务的医生就是被降以大任的一群人 。 医生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孙增涛形容——勤学不辍、苦并快乐着 。 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 , 是很多医学生的标配 , 再到临床上摸爬滚打 , 闯出一番天地 , 要历时数年 , 这个职业很不容易 , 但也非常有价值 。 健康所系 , 性命所托 。 他常这样教育年轻医生:“无论何时何地 , 医生都是崇高的职业 。 天道酬勤 , 做医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 守得住清贫 , 挨得住辛苦 。 另外还要把身体锻炼好 , 这是一项高强度的工作 , 不容任何闪失 。 ”博学而后成医 , 厚德而后为医 , 谨慎而后行医 。 他一直将说过的话付诸于行动之中 。

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孙增涛:坚持做一个真实纯粹的中医人
文章图片
孙增涛教授查房中(左四)
当时作为院长的他仍常常在一线奔走 。 “院长只有深入一线 , 才能知道一线的事情 , 才能不断与大家一起进步 。 ”即使在任职副院长、院长的17年中 , 行政事务繁忙 , 孙增涛也从未放弃每周两个半天的门诊、一个半天的查房工作 。 在他看来 , 很多幸福感是从一线获得的 。
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患有哮喘 , 在急性加重期突然间呼吸停止、意识丧失 , 经过他们全力抢救 , 终于挽回了生命 。 至今小女孩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岁月 , 一直在用中药调理 。 她常常会在孙增涛的个人网页上发表患者感言 。 遇到孙增涛感冒或嗓子哑了点时 , 她甚至会贴心地在网上提醒:孙医生 , 要注意休息啊 。 孙增涛无意间看到了这些留言 , 深受感动 。
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准妈妈哮喘发作 , 没有人敢给这样的患者用药 , 孙增涛大胆地接过了这位患者的治疗 。 后来这位妈妈将锦旗和孩子的照片都拿到了医院里 , 这位妈妈甚至想要带一家三口过来 。 ”讲起这些 , 孙增涛眼中盈满了笑意 。
思考:中医药的未来要坚持原创之根本
一个人学会中医 , 可以帮助很多患者 。 如果一群人学会中医 , 加入中医的推广工作 , 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 让中医药能为更多人所接受 , 甚至自发宣传是孙增涛一直以来的愿望 。 传统中医常以症状或证候命名疾病 , 这与现代中医药体系是不甚相同的 。 “中成药研发、命名不能像过去一样 , 一直停留在证候、症状的表现上 , 而应在疾病的改善上有所体现 。 ”孙增涛坦言 , 用开放、包容的态度 , 结合疾病的认识、发生发展规律、核心病机去理法方药 , 才能让中医药为更多人所认识 , 让一些对中医药不是很精通的西医师更容易理解与运用中医药 。

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孙增涛:坚持做一个真实纯粹的中医人
文章图片
孙增涛教授为学生作科研指导(前排左二)
有了这样的想法 , 孙增涛便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治疗稳定期慢阻肺与肺纤维化的补肺颗粒、芪术合剂等中成药制剂 , 期待它们在帮助患者的同时 , 让更多人愿意了解中成药 。 “一个中医药方可能不是谁都能用好 , 但一个中成药研制出来 , 对于推动疾病的救治作用是非常大的 。 ”
他同时强调 , 疾病从来都不是由单病因形成的 , 而是由复合因素导致 , 从古至今也大致如此 。 中药已经运用了几千年 , 对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是有丰富经验的 。 中医药一定要学会融会古今 , 从过去浩如烟海的经验中汲取营养 , 并将其用在现代疾病的研究上 , 用中医思维、中医理论总结出现代疾病的发病规律、症候演变规律、核心病机等内容 , “然后拿出我们的疗效 , 拿出我们的药 。 ”中药不仅仅是汤剂、饮片 , 更要有现代制剂化的中成药 。 要鼓励中药的发展 , 鼓励中药领域能够发展出一些能与世界五百强药企相抗衡的中医药企业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 “中医药是我们的原创 , 发展好中药将会为中医的进步、更广泛的应用添上有力的羽翼 , 贡献中国智慧、中华文化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