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务室发热人群扎堆输液,基层医护缺乏应对“阳性”人员经验

第一财经消息 , 这几天 , 家住武汉市新洲区的吴女士和孙女两人突然发烧、头昏 , 她们驱车来到城区医院发现 , 一些发热门诊就诊人员较多 , 折腾几个小时 , 没法看上病 , 无奈她只能返回家 , 到村医务室输液治疗 。
连日来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在湖北当地县市区、乡镇、村等基层地区调查发现 , 当地发热人员数量激增 , 在医院发热门诊、卫生所以及村医务室问诊的人员数量增多 。
同样 , 四川西南部 , 常住人口不足80万的一个山区县城 , 正面临疫情洪峰来临前的考验 。 该县疾控部门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透露 , 自国家疾控发布“新十条”以来 , 原有的防控工作都已相应调整 , 疾控部门的工作压力一下子降低不少 。 但对应的是 , 居民感染的具体情况已无法精准掌握 。
“最近几天 , 各个单位陆续有阳性报告 , 具体数据很难评估 。 ”该人士预计 , 现在只是爆发的早期阶段 , 预计12月底至明年元月 , 才会大面积爆发 。
接下来 , 关于疫情的主要压力已从防疫口转向了医疗口 , 而该县医疗体系近期已经密集开会 , 部署相关工作 。 据了解 , 该县医疗条件在全国同等县城中属于中游水平 , 拥有三级乙等医院一家 , 二甲医院三家 , 以及部分二级民营医院 。 现在所有医疗资源已悉数调动起来 , 为疫情洪峰做准备 。 此外 , 原先建设的一千多方舱床位 , 已正在被规划转为定点医院 。
有当地医护人员透露 , 近来发热就诊的病患数量增加显著 , 医护工作压力不小 , 即便人员感染了 , 但只要不严重 , 都会穿上防护服继续上班 。
“医疗资源肯定是紧张的 。 ”上述疾控部门相关人士称 , 但考虑到多数人都是无症状或者轻症 , 真正需要住院抢救的危重病例不多 , 预计医疗体系还是可以应对 , 至少人力准备上目前看来是充足的 。 不过他同时也强调 , 目前毕竟未到高峰期 , 也无法估量届时住院的人有多少 。 “会不会发生医疗挤兑?目前还没有 , 之后会不会就无法下定论 。 ”
一位基层医院院长表示 , 目前还只是本轮疫情的“首考” , 专家预测感染高峰仍未来临 , “届时我们的医疗资源是否够用 , 还不好说 。 ”
农村医务室发热人群扎堆输液,基层医护缺乏应对“阳性”人员经验
文章图片
基层门诊部外面排队的大多为发热病人吴绵强摄
扎堆诊室输液
今年56岁的吴女士家住在湖北鄂东地区的联合村 , 这里是远离省会城市的郊区地带 , 属于农村地区 。 吴女士平常身体还算健朗 , 并无疾患 。 最近的一天晚上 , 她突然发烧起来 , 感觉浑身没劲 , 同时肌肉酸痛 。 并且 , 家里的孙女也出现了类似症状 。
12月15日 , 吴女士到村里医务室检查治疗 , 她发现 , 这里聚集了许多病人 , 很多患者跟她症状类似 。 “医护人员量体温都量不过来 , 大家只能排队 。 ”吴女士介绍 。
在量完体温“确诊”发烧症状之后 , 吴女士等了一个多小时 , 手臂静脉内终于扎进了输液针管 , 她这才安心的“舒口气” 。 这要是在平时 , 基本十几分钟甚至很快就可实现输液 。
据湖北当地一家村医务室医生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 最近该村发热人员较多 , 有的人员还呈新冠肺炎阳性病例 , “每天来就诊的人员数量是平常的三倍以上 , 主要还是以中老年人员为主 , 小孩和年轻人较少 。 ”
12月15日晚上6时许 , 在鄂东地区郊区街道的多家卫生室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发现 , 来此输液的人员较多 , 甚至在门外排起了长队 。 里面的长条凳上 , 基本坐满了前来输液的人员 , 并且卫生室外的马路边上 , 大家坐在小凳子旁 , 支起一根不锈钢输液吊杆 , 即进行输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