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解读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问题

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 , 接种疫苗仍是主动免疫的有效措施 。 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作用 , 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风险有多大?获益有多少?日前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就群众关心的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问题进行了解答 。
问:有老年人认为 , 目前接种新冠疫苗有些晚了 。 接种之后多久能够产生抗体?
答:疫苗接种之后要产生保护作用 , 确实需要一定时间 。 一般接种疫苗之后能够产生抗体是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 , 但是如果要产生比较高水平的抗体 , 全程免疫之后大概在4周左右 。 加强免疫之后产生抗体的时间更快、更短 , 产生的抗体水平也更高 。
问: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群范围是什么?
答: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 现阶段 , 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 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持续面临被感染的风险 。 近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 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 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 , 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 希望符合条件的人群积极接种、主动接种、尽早接种 。
问:有人认为接种新冠疫苗并没有预防效果 , 而且无法阻止反复感染 , 认为没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 , 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答: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感染、预防发病 , 也可以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 。 目前来看 , 新冠病毒疫苗在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等方面效果非常显著 。 大量监测和研究显示 , 不接种疫苗的话 , 尤其是在老年人当中 , 以及在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当中 , 不管是发生重症还是死亡的风险都是非常高的 。 如果全程接种疫苗以及加强接种 , 就会把这种风险大大降低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解读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问题】问:和青壮年人群相比 , 老年人接种疫苗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更高还是更低?
答:疫苗的不良反应 , 第一跟疫苗的特性有关系 , 第二跟一些人的特殊体质有关系 , 这些人接种疫苗之后就会出现与预防接种无关的反应或一些事件 。 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 不良反应当中绝大多数都属于一般反应 , 极少数的是异常反应 。 从目前监测到的情况看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 , 不良反应总体报告发生率略低于60岁以下的人群 , 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其他人群发生的情况也基本类似 , 在百万分之一以下 。
问: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犹豫现象比较普遍 , 认为跟社会接触比较少 , 在家独居 , 没有必要接种疫苗 。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答:独居不意味着与社会完全隔绝 。 现在病毒传染性非常强 , 传播速度非常快 , 传播过程又隐匿 。 在这种情况下 , 对任何人包括独居老人来说 , 感染的风险在增强 。 假如老年人一直不接种疫苗的话 , 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当中将最大 。 老年人重症和死亡风险高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年龄增长 , 免疫力在衰退;二是因为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基础性疾病 , 在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 , 也会导致这种基础性疾病有加剧的风险 , 所以还是建议尽快完成接种 。
问:有些老年人此前想接种疫苗 , 但是由于基础病等原因被评估为不符合要求 。 这是否意味着不能接种新冠疫苗了?
答:在接种疫苗过程中 , 我们有一个绝对的禁忌 , 就是接种疫苗之后出现过严重的过敏反应 , 后续对于这种疫苗就不能再接种了 。 在前期因为基础性疾病在评估过程中不能接种疫苗 , 绝大多数属于缓种 。 如果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 , 在前期处于急性发作期 ,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后处在稳定期 , 或者因为特殊的治疗不能接种疫苗 , 等特殊治疗结束了 , 都可以考虑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