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的需求等于一年,退烧药大国也遭不住了

“四类药品”放开购买两周 , 需求量相当于过去一年 。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刚过去的周末两天 , 小巴走过四五家药店 , 问出同样的三个问题:
有没有布洛芬?
有没有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必理通?
有没有抗原检测试剂盒?
得到了同样的三个回答:没有 , 没有 , 没有 。
两周的需求等于一年,退烧药大国也遭不住了
文章图片
打开外卖平台 , 搜索相关药品 , 也是无货 。
这两天的社交媒体上 , “缺药”是常见景象 。 大家眼看着身边的亲友 , 一个个要么阳了 , 要么没有检测但已出现发烧头痛咽痛全身痛的症状 , 自己想买药而不得 , 心里多少有点慌张 。
有人问:中国不是全球最大的退烧药生产国吗 , 为什么还会缺药?
公开资料显示 , 全球生产布洛芬原料药的主要企业有新华制药(中国)、亨迪药业(中国)、巴斯夫(德国) , 年产能分别为8000吨、3500吨、3000吨 。
新华制药也曾在互动平台回复网友 , 称公司布洛芬实际市场份额接近40% 。
两周的需求等于一年,退烧药大国也遭不住了
文章图片
而根据ZIONMarketResearch在2019年发布的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市场报告 , 中国的扑热息痛产量占全球的59.02% , 第二名印度只占24.84% 。
虽然此后印度迅猛追赶 , 但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 。
为什么中国坐拥这样的产能 , 还会缺药?
多数药企给出的回答是“挤兑” 。 “四类药品”的放开购买来得突然 , 两周时间 , 民众大量囤药 , 造成临时性短缺 。
“最近销售报上来的需求量 , 几乎相当于过去一年的需求量 。 ”先声药业总经理陈为功在接受澎湃采访时说道 。
同时 , 部分药店囤积居奇 , 部分民众超量购买 , 加剧了缺药现象 。 但总归是由于供不应求 , 引发了局部乱象 。
两周的需求等于一年,退烧药大国也遭不住了
文章图片
一些原本可以居家自愈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 , 由于没有药物 , 选择前往医院发热门诊 , 或是拨打120急救 , 进一步挤兑了医疗资源 , 极不利于分级诊疗 。
而对于农村地区的病患 , 附近的医疗资源本来就不充足 , 倘若家中无药 , 更是让人忧心 。
好在 , 地方政府开始行动 。
江苏常州、湖北武汉、福建福州、安徽合肥等地 , 都开始免费发放“健康包” , 里面包含抗原检测试剂盒和退烧药等 。 数量有限 , 只能优先向重点人群发放 。
两周的需求等于一年,退烧药大国也遭不住了
文章图片
在此 , 我们期盼各地政府跟进这一举措 , 既然常态化核酸检测陆续退场 , 原本的计划开支可以用在支援民众药物上 。
我们也建议大家适量买药 , 不要“搜刮”药店 ,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连吃五天已是极限 , 多吃会出事 , 多囤也无用 。
如何准备药物?缺药现象何时缓解?我们请教了两位大头 , 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
两周的需求等于一年,退烧药大国也遭不住了
文章图片
常州等地政府向群众发放免费健康包 , 这是好事 , 老百姓最大的恐慌就是生病了手里没有药 , 以及生病了不知道该用什么药 。
政府统一发放抗疫药品 , 第一是确保每个人尤其是重点人群有药;第二大家不用去听各种用药观点 , 政府直接给你配好相关的药物 。 因此 , 政府此举有利于社会稳定 。
同时 , 政府这个举动背后的第二个作用叫做“兵马未动 , 粮草先行” 。 将抗疫比作打仗 , 最重要的粮草就是药品 。 国家发放抗疫物资 , 前提是国家组织药厂集中生产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