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职业陪诊师兴起( 二 )


——市场缺乏监管 , 同行竞争混乱 。 市面上一些陪诊公司是由类似家政公司在内的服务型公司转型而来 , 欠缺相关专业知识 , 有些一心只为牟利 , 提供的服务质量堪忧 。 同时 , 一些机构瞄准陪诊师培训市场 , 推出高达几千元的课程 , 谎称培训合格后会有国家颁发的陪诊师资格证书 。 此外 , 由于陪诊师大多依赖社交软件获客 , 遭遇同行举报已成家常便饭 , 其中不乏出于竞争而进行的恶意操作 。
——陪诊工作流程尚不规范 , 风险漏洞多 。 许多陪诊师提供陪诊服务都是“单打独斗” , 服务流程未形成体系 , 价格上也没有统一标准 , 服务中涉及的风险责任不明确 。 一名陪诊师表示 , 有些患者年纪太大 , 自己有时候也不敢陪诊 , 怕有风险 。 对此 , 一些陪诊师会坚持要求家属到场 , 另一些则要求签署相关陪诊协议 。 林丹表示:“许多问题只有在陪诊过程中才会发现 , 这不仅要求陪诊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 也需要对服务流程不断细化 , 通过必要的措施或协议明确服务内容 , 厘清责任 , 防范风险隐患 。 ”
——服务信息发布渠道多 , 客户购买服务甄别困难 。 26岁的小雨一个人在重庆工作 , 由于做手术需要陪伴 , 特地在网络上购买了陪诊服务 。 小雨表示 , 虽然她得到了一次良好的服务 , 但是当初在社交平台上筛选陪诊师时 , 也是鱼龙混杂 , 自己花了不少工夫 。 陪诊师多是通过自己的个人账号发布工作信息 , 当客户在网上寻找陪诊服务时 , 难以辨别真实有效的信息 。
规范发展 , 才有更好未来
从业几十年的医生李浩告诉半月谈采访人员 , 公立医院主要提供普惠性医疗服务 , 无法配备充足人员对患者进行个体化陪诊 。 陪诊师在解决部分患者就诊困难问题上 , 的确存在价值 。 该行业有一定发展空间 , 只是需进一步规范 。
“陪诊服务需要有所规范 , 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权益 。 同时 , 需出台合理收费标准 , 制定服务流程 , 加强监管 , 杜绝医托钻空子等乱象发生 , 营造良好行业生态 。 ”李浩说 。
陪诊师们也希望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政策 , 如给予陪诊师相关职业资格认证 , 让其拥有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 。 有陪诊师表示 , 希望能有一个线上系统 , 整合相关行业资源 , 录入有资质的陪诊师 , 方便陪诊师和消费者操作 , 提高该职业的社会认可度 , 让消费者能放心地购买陪诊服务 。
(刊于《半月谈》202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