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阳”真的“早好”吗?

“早阳”真的“早好”吗?】本文转自:长沙晚报
“早阳”真的“早好”吗?
不科学 , 存在再次被感染的风险 , 并非感染一次后就终身免疫;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 , 切忌“主动寻阳”
“早阳”真的“早好”吗?
文章图片
制图/王斌
长沙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杨蔚然通讯员陶艳何穰
防疫政策调整优化后 , 有市民不做防护 , 认为“早阳早好” , 甚至出现了“主动寻阳”的言论 。 这个说法对吗?多次感染有什么风险?市民如何保护好自己?12月15日 , 采访人员采访了曾领队去武汉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援助抗疫的湖南省名中医、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毛以林教授 , 请他就以上热点问题为市民释疑解惑 。
“早阳早好”“主动寻阳”?没有科学性
毛以林表示 , 首先 ,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 没有科学性 。 目前感染新冠病毒 , 虽然其疾病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前几代毒株 , 但对于体质较弱、年老且有多种基础疾病的人 , 可能诱发原发疾病 。 而且 , 这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后 , 可能会导致原发病进一步加重 , 甚至发展成重症 , 危及生命 。 可见 , 肯定不能认为“早阳早好” , 实在避免不了要“阳”则越晚越好 , 当然不阳最好 。
传染病的管理原则就是控制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 这是传染病学非常经典的经验总结 。 而“早阳早好”“主动寻阳”恰恰违背了这一原则 , 有可能造成更广泛的疫情传播或绵延 。 另外 , “早阳”不一定“早好” , 被新冠病毒感染后 , 仍然存在发生重症和再次被感染的风险 , 并非感染一次后就终身免疫 。
当前的新冠病毒毒性较低 , 感染后大部分人症状较轻 , 尤其是年轻人 , 感染新冠病毒后类似做了一次免疫接种 , 会产生保护性抗体 , 一般6个月内还能保持较高的抗体滴度 , 可能不会再感染 。 但一般人群没有必要刻意去感染新冠病毒 , 因为感染后可能会传给其他人 , 比如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同学等 , 尤其对有基础性慢性病的老年人及特殊群体存在更大的感染风险 。 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 , 切忌“主动寻阳” 。
多次感染对机体有损伤吗?一般会更大些
毛以林说 , 感染新冠病毒 , 从最初的“新冠肺炎” , 到目前的症状较轻 , 甚至无症状的“新冠病” , 都会对人体的机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 多次感染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一般会更大些 。
这其中 , 有个“一般感染后半年之内不会被感染”的说法 , 主要指的是感染同一种变异株 。 新冠病毒不变异的话 , 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小 。 一般人感染后半年内 , 不会再感染同样的病毒株 。
当然 , 对于新变异的病毒株 , 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性 , 因此做好防护是最重要的 。 最好的对策就是 , 不断提高抵抗力 , 增强免疫力 , 是对抗病毒的“尚方宝剑” 。
如何区分新冠和流感?哪种情况需要去医院?
如何区分新冠和流感?毛以林表示 , 大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病原体: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新冠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
传播途径: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 , 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 , 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可感染 ,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被传染 , 在空气不流通、密闭的环境中 , 流感病毒还可以气溶胶形式传播;而新冠病毒除了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物品进行传播、气溶胶传播 , 还可能通过粪便进行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