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 我们应当如何感知和应对 一本11次再版的艺术普及读物

我们如何应对或者研究艺术 , 这一问题带来了另一个挑战 。 我们必须从现有的无数种方法中选取一种来实施 。 我们假定对本书有兴趣的读者对艺术了解有限 。 因此我们选取的研究方法可以充当跳板 , 帮助读者进入艺术和文学的世界 , 作为从熟悉领域进入未知领域的渠道 。 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事实和数字、重量和测量的世界中 , 符合逻辑的方式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特征来开始研究 。 换言之 , 从最为理智的角度来看 , 我们能在艺术和文学中看到和听到什么?
关于艺术 我们应当如何感知和应对 一本11次再版的艺术普及读物
文章图片
关于艺术 我们应当如何感知和应对 一本11次再版的艺术普及读物
文章图片
关于艺术 我们应当如何感知和应对 一本11次再版的艺术普及读物
文章图片
再换言之 , 我们如何才能使美学感知更加敏锐?
首先 , 我们必须识别那些能够在艺术和文学中看到和听到的内容 。
其次 , 我们必须学习关于这些内容的术语 , 就如同学习其他科目
一样 。
再次 , 我们必须理解感知联系反应的原因和途径 。
毕竟 , 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反应引起了我们最大的兴趣 。 我们能够感知一件物体 , 我们选择以美学术语来回应它 。
在从一个艺术学科过渡到另一个的时候 , 我们需要使用前后一致的方法 。 我们会提出三个问题:(1)它是什么?(2)它是如何形成的?(3)它是如何刺激我们的知觉的?我们将会在艺术的每一个学科中研究这三个问题 。 我们会看到 , 这也是在研究艺术作品时提出的问题 。
当我们回答“它是什么”这一问题时 , 我们意识到 , 我们能感知到图画的二维空间、雕塑或建筑的三维空间 , 或者音乐中的时间 , 或者舞蹈中的时间和空间 。 我们也能意识到艺术的各种形式 , 比如静物、人体、悲剧、芭蕾舞、交响乐、故事片、公园和居民楼 。 “形式”一词含义宽泛:包括“艺术形式”“艺术的形式”以及“艺术中的形式” 。
当我们回答“它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时 , 我们能认识并反应出艺术作品中的技术元素 。 例如 , 我们能认识并反应出一幅画作是用油彩绘制的 , 还是版画印刷的 , 还是水彩绘制的 。 我们也能认识并反应出组成艺术作品的元素 , 即构成作品的内容—线条、图形或形状、物质、颜色、反复、和弦—及所有内容的统一 。 使用了什么工具?各部分之间又是如何联系才形成这一整体?一部交响乐包括旋律、和弦、音色、音调以及其他元素;一部悲剧使用语言、场景调度、提示、冲突和结局;芭蕾拥有形式化的动作、场景调度、线条和思想内容等元素 。
接下来我们看第三个问题 , 我们思考艺术作品“如何刺激我们的知觉”及其原因 。 换句话说 , 特定形式和技巧的安排(不论艺术家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是如何激起我们的反应的?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生理和心理特性 。 比如 , 我们对于雕塑的反应可能是生理性的 。 我们可以触摸一件雕塑作品 , 感觉它的光滑或坚硬 。 同时 , 我们也会产生心理感受 。 比如 , 直立的三角形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 当我们看到绿色和蓝色的时候 , 我们会说它们“冷静” , 红色和黄色则会给人“温暖”的感觉 。 主要由水平线条或者平缓曲线构成的画作会产生“柔软”或温和的感受 。 角、斜线或短促、不连贯的线条会带来动感 。 运用了波浪形旋律轮廓的音乐听来“缓和” , 而高度使用和声的音乐听来“温暖”或“丰富” 。 上述这些及其他感受是共通的 , 大多数人的反应都相似 。
对于艺术作品 , 我们也可以提出第四个问题:作品有什么意义?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非常个人化的 。 比如 , 一幅油画可能让我们想起一些个人经历 。 然而 , 我们不能认为“它有什么意义”这一问题的依据来自纯粹的个人经历 , 艺术作品的意义要深远得多 。 对一件艺术作品最终极的反应、意义和体会可以超出个人见解 , 包含了想要了解背景信息的尝试 。 以帕尔米贾尼诺(Parmigianino)的《长颈圣母》为例 , 对其进行背景了解可以揭示艺术和文化环境 , 给我们对于画作外表的丰富理解 , 大大超出了个人经历 。 有时 , 艺术作品的意义来自文化或历史背景 , 包括画家生平 。 有时 , 艺术作品只是单纯出自美学需要 。 有时 , 很难判定是上述哪种情况 , 或是二者兼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