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成为爆款的原因,是现实主义题材的胜利

《我不是药神》成为爆款的原因,是现实主义题材的胜利
文章图片
当初看《我不是药神》之前 , 我是不懂慢粒白血病的 , 虽说一直知道世上折磨人的病很多 , 但没想到有一种会如此难熬 。
慢粒白血病 , 又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 。
病情分为三个阶段―: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 。 一旦患者进入急变期 , 治疗效果就不好了 , 它是一种慢性癌症 , 一点点蚕食人的生命 , 令人在痛苦中去世 。
这种病 , 目前无药能根治 , 唯有服用格列宁抗癌药缓解 , 延长寿命 。
《我不是药神》成为爆款的原因,是现实主义题材的胜利
文章图片
《我不是药神》正是改编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代购抗癌药的真实事迹 , 讲述关于慢粒白血病患者生死的人事物 。
作为18年暑期档第一神片 , 点映期间就获好评不断 , 正式上映后 , 果然不同凡响 , 以强势的劲头 , 斩获超高口碑 , 力压流量小生李易峰主演的商业巨制《动物世界》 。
最终累计票房30.98亿 , 仅次于《唐人街探案2》 , 豆瓣更是高达9分的评价 , 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完美的爆款电影 。
不难看出 , 《我不是药神》的成功 , 重点取决于真实感人的题材和影片呈现的质量 , 演员用心的表演 , 极大程度还原了慢粒白血病患者的人生 , 感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 。
《我不是药神》成为爆款的原因,是现实主义题材的胜利
文章图片
影片中 , 因为得病患者买不起天价进口抗癌药-格列宁 , 毕竟4万元一瓶 , 不是什么小数字 , 可为了苟活下去 , 他们又不得不服药 。
那问题来了 , 天价药买不起 , 是坐着等死 , 还是另寻他路 。
在生与死之间 , 患者理所当然选择了生 , 走向试探边界线 , 而掌握救命药的人 , 就是普通中年男子程勇 。
《我不是药神》成为爆款的原因,是现实主义题材的胜利
文章图片
为什么总说《我不是药神》拍得好 , 因为它真实反映出当下的人性与人心 。
落魄潦倒的中年油腻男人程勇 , 在成为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救世主前 , 他就是个唯利是图的普通人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他就是失败人生的综合体 , 开着不入流的印度神油店 , 穷到租金交不起 , 老婆怕受苦离开他 , 如今回来想带走儿子 。
雪上加霜的是 , 程勇的父亲还得了要钱的病 , 血管瘤的手术迫在眉睫 , 浑身上下拔不出一根毛的程勇 , 快被钱折磨成了疯子 。
《我不是药神》成为爆款的原因,是现实主义题材的胜利
文章图片
就在这样的大前提下 , 程勇才想要违法走私格列宁 , 他的初衷一点都不高尚 , 甚至可以说是自私 , 想要捞一笔就走人 , 回本救老爸的命就行 。
程勇角色饱满就饱满在他的自私自利 , 因为人无完人 , 没有谁天生就是圣人 , 愿意牺牲自己普渡众人 , 这不现实 。
反倒是因为某些利己的缘由 , 走上舍己为人的道路 , 才更显人性可贵 。
《我不是药神》成为爆款的原因,是现实主义题材的胜利
文章图片
唯利是图的程勇 , 在身处患者的痛苦中 , 感受到熟人的死亡后 , 他才渐渐开始新的蜕变 。
影片中出现的大黑天摩诃迦罗与毁灭之神湿婆的神像 , 就代表程勇的顿悟和升华 , 因为懂得 , 所以慈悲 。
所以他安顿好一切 , 然后铤而走险 , 去给绝望中的慢粒白血病患者送去希望 。
明明之前是个没用胆小又怕事的中年男人 , 为了救人 , 甘愿冒着坐牢的风险 , 也要帮忙争取生的救命药 , 即便是薪薪之火 , 也要燎一趟枯寂的荒原 。
这种觉悟 , 无疑不是打动人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