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冬至时:22日5时48分冬至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
春生冬至时:22日5时48分冬至
文章图片
12月19日 , 在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六七甲村 , 芋农在管护覆膜的香芋(无人机照片) 。 冬至节气临近 , 各地农民抢抓农时 , 开展冬管、冬种、冬收等农事活动 , 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 新华社发(彭华摄)
新华社天津12月21日电(采访人员周润健)“夏尽秋分日 , 春生冬至时” 。 北京时间12月22日5时48分将迎来冬至节气 , 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数九” , 标志寒冬到来 。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 , 也是入冬后的第四个节气 , 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 它是天文意义上冬天的开始 。
冬至这天 , 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 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 这天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 , 其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 阳光的照射和白天的时间将一天天增加 , 正如民俗所说“吃了冬至面 , 一天长一线” 。
“一九二九不出手 , 三九四九冰上走” 。 冬至过后 , 我国各地气候都会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 , 也就是常说的“进九” , 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 气象资料也显示 , 每年的冬至前后都有强冷空气南下 , 导致气温骤降 。
由国庆表示 , 冬至时节虽然天寒地冻 , 但这也是遥望春天的时节 。 在古人传统认知里 , 此时已开始向春天一步步走近 , 所以古人云:冬至节 , 春之先声也 。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数九”习俗 , 也就是从冬至起 , 数“九九”八十一天 , 并流传下不同版本的《九九歌》《数九歌》《九九消寒歌》 。 古人还常画《九九消寒图》用来期盼春天 。 有的画梅花一枝 , 上有梅花八十一朵 , 从冬至起用红笔每天涂一朵 , 待都涂遍 , 寒天已尽 。 有的是找九个都是九划的字 , 每天填一笔 , 等到八十一笔填满便是“九尽桃花开”的大好时节 。
在我国古代 , 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 又称亚岁、冬节、长至节等 。 冬至一来 , 年关将至 , 外出的人要回家过冬节 , 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
春生冬至时:22日5时48分冬至】“黄钟应律好风催 , 阴伏阳升淑气回” , 冬至是阴阳二气交替的时节 , 由国庆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提示 , 此阶段养生的重点是养心 , 注意戒怒戒躁 , 保持良好心境;作息方面宜早睡晚起 , 避寒就温;饮食方面宜温热柔软 , 忌生冷坚硬;锻炼时要动静结合 , 以微微出汗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