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北京抗疫一线医生:看急诊没时间喝水、吃饭,居家也网上看诊

饺子|北京抗疫一线医生:看急诊没时间喝水、吃饭,居家也网上看诊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
“压力肯定很大 , 但大家都很坚持 , 很敬业 。 ”12月21日 , 多位北京的医务人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 在感染压力面前 , 他们始终积极面对 , 全力以赴 。
发热门诊医生:举全院力量支援发热门诊 “现在是举全院力量支援发热门诊 。 ”北京中医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王烁主任医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 近期来到发热门诊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 。 伴随着情况转变 , 医院在发热门诊增设11张重症床位 , 增加无创呼吸机和监护仪各4台 , 此外 , 医院直接对接社区 , 为老年患者提供绿色通道 , 保证及时救治 。
北京中医医院发热门诊 , 一位患者正在看病 。北京中医医院订阅号图
在家休息一周后 , 刚刚回到岗位上的第一天 , 北京中医医院发热门诊的主治医师刘芳就赶上了几次抢救 。 她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身体还没太习惯 , 有时候会有些乏力、憋气 , 但是工作起来就顾不上了 , 只想着赶紧看病 。 ”
“最多的时候 , 医院发热门诊一天能够收治到160人 。 目前 , 发热门诊共有9名医生 。 在最艰难的时候 , 为了维持科室正常运转 , 其他科室的工作人员也来支援 。 ”王烁提醒 , 因老年人和合并基础病的发热病人增加 , 这类人群需要更加注意:“非专业人员很难判断自己是轻症还是重症 , 如果是合并基础病的人群及老年人群 , 病程超过三天且仍旧高热不退 , 最好还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
此外 , 为了缓解发热门诊就诊压力 , 北京中医医院还开设了“发热便捷门诊” , 患者经发热门诊初筛后 , 到便捷门诊挂号就诊 , 医师四诊合参 , 按需开具处方 , 患者自助缴费后 , 直接取药即可 。
急诊医生:没时间喝水、吃饭 12月20日 , 刚刚完成8个多小时的工作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急诊红区主治医师张晗松了一口气 。 “今天上午班的4个大夫 , 都没有时间吃饭、喝水 , 一直在给病人看病 。 ”
他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 阜外医院作为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 平常急诊多收治心血管病患者 , 感染新冠后 , 有些感染者会出现胸闷、憋气等问题 , 担心心脏出了问题 , 这使得急诊人数迅速增加 。 上周 , 张晗也“中招”了 , 12月16日 , 刚刚退烧的他仍旧放心不下 , 马上赶回来支援同事 。
“上周一上午 , 我觉得体温升高 , 那时候只有我一个当班组长 , 必须要撑着 , 就想着 , 先把班上完 , 结果晚上就烧到40多度了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急诊红区医疗组长张涛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同事们病得集中 , 导致很难排班次 。 我们其实已经撑了一周 , 尽量让自己不感染 , 维持急诊的正常运转 , 但那几天非常难熬 。 ”
【饺子|北京抗疫一线医生:看急诊没时间喝水、吃饭,居家也网上看诊】休息四天后 , 感受到身体好转 , 张涛同样马上回到了岗位上:“患者数量多 , 医务人员减少 , 压力就会扩大好几倍 。 ”对于感染 , 张涛说 , 大家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医生比较特殊 , 这种时刻是一定要一起干的 , 我们不会鼓动大家生了病也去干活 , 还是希望能休息就多休息 , 更多时候是不得已 , 在允许的状态下尽力应对 , 互帮互助 , 共克时艰 。 ”
妇产科医生:居家隔离时通过互联网看诊 “我感染之后 , 同事临时帮我值了24小时的班 , 挺不好意思的 , 她的孩子其实也发烧了 , 所以我就想 , 能坚持的时候就马上自己上 。 ”12月20日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杨曦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