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 发热门诊日接诊由最高峰的4.2万人次下降至1.8万人次

成都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 发热门诊日接诊由最高峰的4.2万人次下降至1.8万人次
文章图片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赖芳杰赵奕摄影报道
12月22日 , 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 成都市卫健委副主任黄辉介绍 , 成都市当前的这一轮疫情发展迅速 , 给经济社会和市民生活带来一定冲击 , 部分防疫物资和药品不同程度出现短缺现象 。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 , 从最新数据来看 , 当前疫情形势已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
发热门诊接诊量大幅下降
黄辉介绍 , 全市发热门诊日接诊量已由最高峰的4.2万人次下降至目前的1.8万人次;互联网医院新冠诊疗量已由每日的4800余人次降到2900余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小时电话咨询量已由每日的8000余人次下降到6000余人次 。 目前 , 成都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有序 , 重症救治能力配足到位 , 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就医能够得到保障 。
黄辉提醒 , 连日来 , 全市数十万医卫工作者废寝忘食 , 坚守岗位 , “轻伤不下火线” , 希望市民朋友在就医过程中 , 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 也希望广大市民朋友非紧急勿拨打120 , 轻症尽量居家康复 , 将重要的医疗资源留给更有需要的患者 。 希望大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 口罩还要戴 , 社交距离还要保持 , 个人卫生还要坚持 , 尽量争取不感染或晚感染 。 疫苗是保护健康的有效方式 , 只要符合接种条件 , 请市民朋友尽快接种 。
全市共设置300家发热门诊
每天24小时不间断提供咨询服务
黄辉介绍 , 全市发热门诊坚持“应开尽开 , 应设尽设” , 不断提升接诊效率 。 目前 , 全市共设置300家发热门诊 , 302家发热诊室和哨点 , 10363个发热探头 。 12月1日以来 , 40余万发热患者就医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 目前发热门诊体系基本能够满足全市发热患者看病就医需求 。
同时 , 为进一步方便新冠感染者看病就医和咨询需求 , 成都市近期公布了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新冠就医咨询电话 , 每天24小时不间断提供咨询服务;公布了3000余支家庭医生团队的电话号码 , 通过“网格长+家庭医生团队长”相结合的方式 , 利用微网实格微信工作群、家医服务群及上门服务等途径 , 累计提供抗原检测指导、健康监测、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37万余人次 。 同时 , 全市组织社区工作者、家庭医生等力量 , 对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摸底 , 建立专门台账进行重点管理 。 截至12月20日 , 全市共调查295.68万人 , 调查完成率达到100% 。
互联网医疗为市民开具药品约7000单
成都市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积极作用 。 12月7日健康成都官微开通“新冠就医咨询”线上服务 , 全市34家互联网医院已经接入平台 , 为群众提供在线开具处方、用药指导、药品配送等服务 , 初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 累计为约2.5万人提供线上咨询服务 , 开具检验检查约500人次 , 药品约7000单 。
同时 , 积极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 。 全市规划设置接种点位323个 , 组建流动接种队190余支 , 通过设立绿色通道、开设接种专场、启用流动接种车、开通爱心专车往返接送、组织志愿者陪护等多种方式 , 方便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 截至12月20日 , 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有312万余人完成全程接种 , 275万余人接种加强针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成都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 发热门诊日接诊由最高峰的4.2万人次下降至1.8万人次